或許在那個時候,阿史那咄苾將會後悔沒有在渭水河畔的便橋上,斬殺少年李元亨!
如果他當時執意如此,恐怕他也活不到現在,因為那個時候,少年李元亨手中正有十萬蒙家軍!
為了不讓自己的勢力暴露,那時的李元亨,並沒有立即展現這個強大的勢力!
因為,這股勢力雖然對於突厥來說,是一股足以讓他們放棄一切的實力,但對於大唐的李世民來說,同樣也是一個威脅!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可不是什麼玩笑話!
如果那個時候,李世民看到身旁年僅八歲的李元亨手中掌握著如此強大的實力,恐怕李元亨根本活不到十四歲,最多能活到九歲!
在李元亨九歲的時候,他就會死於‘毒酒’、‘暗殺’、‘謀反’……
就算是劉邦,也沒有留下功高震主的韓信,對於李世民這個剛剛弒兄殺弟逼父的君主來說,再以‘莫須有’的罪名殘害一個八歲的小孩子,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而且,如果當時李元亨當場兌現十萬蒙家軍,就算在渭水河畔,將突厥大軍打敗,但接下來,他又能去哪呢?
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晃悠?讓李世民整天提心吊膽?
那可是十萬大軍,不是什麼其他東西,就算是十萬頭豬,停留在長安城旁,那對於李世民來說,就像是一把懸在頭頂的劍,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落下,將他斬殺。
李世民作為大唐新任的皇帝,他肯定不會坐以待斃,為了能夠消除眼前的大患,他必定想盡一切辦法,讓李元亨、還有這支部隊,消除!
或許,十萬人的部隊確實能在那個時候顛覆李世民的王朝,也確實能夠將李世民從龍椅上一把扯下!
但這樣做又有什麼好處呢?得到一個朝臣提心吊膽、百姓不願忠誠的國家?
得到這樣的國家,又有什麼用呢?
如果百姓都離心離德,朝臣也被強迫工作,那這樣的國家不就是和覆滅的隋朝一樣了嗎?
而且,李元亨也並不想成為一個靠著謀反得到權勢,但遺臭萬年的君主!
對於李元亨來說,幸虧那個時候沒有兌換十萬蒙家軍,不然,自己可就成了‘騎虎難下’的困局!
至於李世民遭受的侮辱,李元亨能為他做的,那隻能是將突厥消滅!
而且,在歷史上開創貞觀之治盛世的李世民,如果沒有遭遇突厥的這番羞辱,他怎麼會埋頭苦幹、帶領大唐將士、百姓一起勵精圖治?
對於大唐來說,突厥入侵是一件壞事,但福兮禍所依,如果李世民不經歷一些磨難,他怎麼可能會勵精圖治,怎麼會在四五年之後,將強大的突厥消滅?
對於李世民來說,渭水之盟,就是渭水之恥!而且成為了他心中一道永遠好不了的傷痛,這股傷痛,每時每刻都刺激著他,讓他發憤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