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回嗆道,
“天下豐收本就是一件好事,明年的事兒,誰又說得準?”
“萬一明年也是五穀豐登的好年呢?”
聽到這話,魏徵卻是一板一眼的道:
“明年的事,誰也不知道。但是將天下豐收還是受災與君主有德聯絡到一起,我以為有失偏頗。”
“荀子有言,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
“這兩件事情之間,是沒有關聯的。”
長孫無忌臉色一變,還欲反駁,卻聽徐風雷道:
“我贊同玄成的見解。”
“當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卻唯獨對那天人感應學說嗤之以鼻,不願採用。”
“為何?”
“若將天道的執行,與人君的德行聯絡在一起,若是風調雨順還好,可若是有災害,那豈不是君主天天都要下罪己詔?”
“可天有不測風雲,豈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皇帝在上蒼看來,並無特殊。”
“天下豐收,應當是陛下治國有方,給了萬民耕種的條件,而非陛下的仁德感動了上蒼,讓這一年都風調雨順。”
“若將來有災害,陛下也會全力去救災,力爭將災禍降低到最少,這亦是明君所為,災害自然也與陛下的品行無關。”
他的一番話,引得眾大臣皆陷入了思索。
李世民亦是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說得有理。”
他贊同道,
“朕從始至終,都是一心,然天有災禍,非人力所能左右,唯有全心全意的秉政治國,才能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旋即,李二又有些失落的問道;
“不過聽明啊……在天道眼中,朕……難道也只是一個芻狗嗎?”
他自詡為天子,有天命在身。
結果人家天道根本不拿你當回事。
這還是挺有幾分落差的。
“陛下身懷天命,所以能平定天下,克承大統。”
徐風雷應道,
“治理天下萬民,這,是您的使命。”
“您有您的特殊使命,但這並不代表,您在天道眼裡會是個特殊的存在。”
李世民恍然。
聽到這番解釋,他的心情暢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