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女神赫斯提亞向諸神介紹了三年來科林斯的備戰工作,解釋了科林斯為什麼能贏得這場戰爭,以及它所反映出來的人類的潛力之後,漫長的爭論就開始了。
諸神之間的爭論並不是有組織的辯論賽,而更像一場自由輕鬆的沙龍。少不了神食蜜酒的享受,少不了歌舞尋歡的穿插。所以延續時間很長,而且只有小部分時間是在進行嚴肅的討論。
赫斯提亞的言論打動了一些神。在雅典娜表態之後,有些神也敢於發表同意赫斯提亞的言論了。
火與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因為對科林斯那些新奇發明的喜愛,不吝於表達自己對科林斯的支援。反正他本來也不受神王和諸神待見,他知道這一點,也不在乎。加上這些年住在勒墨諾斯島,跟凡人接觸甚密,他對凡人漸漸沒有了那種支配、藐視的態度,反而覺得凡人比之諸神,更有可愛之處。
除了赫菲斯托斯,十二主神中另一個支援科林斯的,竟然是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這位狂野奔放的女神支援科林斯的理由很簡單:
“我喜歡他們的箭雨。”
這理由乍一聽很隨便,其實並非沒有道理。
弓箭、射術是阿爾忒彌斯第二重要的神職。但由於之前提到過的弓箭在這個時代的侷限性,所以阿爾忒彌斯並沒有在這一神職上收穫太多信仰。至於她的主神職狩獵,有天生的侷限性,並不算一等一的神職。
起碼,跟阿波羅的光明、預言是沒法比的。所以她作為與阿波羅十分相似的雙胞胎姐姐,實力卻比阿波羅弱很多。
但是,如果科林斯的箭雨推廣開來,弓兵、弩兵作為一個正式兵種出現,那麼在軍營中,在戰場上,阿爾忒彌斯將成為不亞於阿瑞斯的神。到時候攻城陷陣祭祀阿瑞斯,守土拒敵祭祀雅典娜,弓兵營上戰場,就會祭祀阿爾忒彌斯了。
所以阿爾忒彌斯希望科林斯的箭雨能夠推廣開來。到時候弓箭射術方面的神職變得重要,對她大有好處。
當然,這樣的好處阿波羅也會分去。不過看在他是弟弟的份上,就讓他沾點光嘍。
十二主神,四位支援科林斯。其餘的,神後赫拉沒有發表意見,她自從生下狄俄尼索斯之後就一心撲在孩子身上,無暇他顧。豐饒女神德墨忒爾對戰爭一向不感興趣,沒有參與這場爭論。光明之神阿波羅,因為在科林斯吃過虧,知道神王不喜歡科林斯,可是又覺得赫斯提亞的言論有道理,同時他不想違逆姐姐,所以選擇沉默,保持中立。
商旅競技之神赫爾墨斯,被死神虐出了心理陰影。凡是跟死神有關的,都不敢出聲。
只剩海王波塞冬,戰神阿瑞斯和愛與美之神阿弗洛狄忒,堅決反對科林斯。尤其在卡德摩斯屠了邁錫尼城之後,就極力要求神廷直接插手,毀滅科林斯。
形勢一度十分嚴峻。科林斯反攻邁錫尼,這場戰爭已經與諸神預想的偏離太多了。無信之城威震四海,諸神顏面何在?
神王宙斯幾次動念,要令諸神直接出手,毀滅科林斯。如果科林斯背後站著的只有死神,他就不再顧慮了。愛麗舍樂園已基本完成,死神敢造次,就讓他嚐嚐整個神廷的力量。
但是赫斯提亞,在諸神中廣受尊敬,不能不顧忌。更主要是雅典娜這時候表態支援赫斯提亞,宙斯摸不透這個城府比自己還深的女兒,是什麼意思。
在宙斯權衡的時候,卡德摩斯保護神廟的舉動,緩和了緊張的氣氛。再次佔領邁錫尼之後,更允許當地人保留信仰,親自組織祭祀諸神,這些行為舉措讓很多神頗感意外,並且心生好感。
赫斯提亞一直堅持宣告的一個觀點就是:諸神無需利用神罰震懾凡人獲取信仰。信仰是凡人自己的需求,即便諸神什麼都不做,凡人也會信仰神,而這種自發的信仰比強迫的信仰更加虔誠。
卡德摩斯的行為,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有力的論據。如果無信之城征服了其他城邦,卻不推行無信,那麼它的征服,對諸神有什麼威脅呢?反倒,像赫斯提亞說的那樣,科林斯的先進技術和管理制度推廣開來,為其他城邦帶來大量財富和人口,這對神廷並不是壞事啊!
因為赫斯提亞的堅持,因為雅典娜等支援赫斯提亞的神的表態,卡德摩斯在關鍵時刻維護信仰的行為,讓很多神對科林斯的敵意大大減輕。即便不同意赫斯提亞,也生出好奇,想看看科林斯這座無信之城,究竟想幹什麼,究竟會走到哪一步。
於是,最終,諸神的力量並沒有降臨人間。科林斯的帝國之路,就在這種微妙的平衡中,自由地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