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機內景”,同樣秉承著道家一脈的傳承特點,是一門修心之法。
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一門心理訓練方法。
“空靈無物,不賦流形,古道家氣功術中的自我催眠法的衍生麼?”
雖然被黃書文逼得險象環生,但在這生死一線的時刻,周元覺的心靈卻變得越來越寧靜。
他漸漸明白了黃書文此時究竟是怎樣一種狀態。
他“放下”了自我。
自我能夠幫助人類用理智和邏輯看待這個世間的萬事萬物,但同樣的,固有的思維將我們的精神束縛在了一個狹小的天地之中,讓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遵循著固有的“邏輯”和“體系”。
人類的幼兒時期,自我認知還不夠強烈的時候,卻是想象力和創造力最為豐富的時候,對於色彩、對於環境、對於世界,那個時候的我們總是會有與眾不同的感受與觸動。
那個時候,我們人人都是“天才”。
但隨著年齡的成長,三觀的形成,被稱為“自我”的東西為我們的想象力加上了枷鎖,讓我們在理智的思考和認知現實之中,逐漸失去了那“天才”的想象。
古道家所講究的返璞歸真,復歸嬰兒的狀態,不僅僅是生命形式,更是精神狀態。
放下“自我”,讓精神重歸天真,以如嬰兒般的心境充分發揮人類的想象和創造,去感知自然,理解自然,不為現實所羈絆。
即忘其跡,又忘其所以跡,曠然與變化為體而萬物自通。
這是“坐忘”。
這個時候,人道即是天道,人心即是天機。
這就是天機劍法的至高真諦。
在這“天機內景”的狀態下,黃書文擁有了十幾年苦修劍法所掌握的強大經驗和技藝,又擁有了如嬰兒般天真無暇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每一次出劍,都是一次大膽的創造。
第一次,在單純的技藝上,周元覺產生了一種乏力感。
這個世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產生任何的挫敗感,相反,在他的心底,產生了深深的欣喜和興奮。
他不害怕有比他更強者,他所害怕的,是前方沒有了路。
他從來未曾忘記自己拋卻生死戰鬥的目的,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這一刻,他的血液完全沸騰了起來,雙眼之中光芒閃爍。
那身邊無數的攻擊就像是暴風驟雨,狂雷閃電,而他,就是那被困在風暴雲層之中的鳥兒。
罡風割裂了他的身體,狂風阻擋著他前進,雷電摧殘著他的羽翼,他蜷縮著身體,正在等待著時機。
唳!!
巨鳥仰天鳴叫,雙翼震盪,要衝出這重重疊疊的陰雲。
現實之中,他的身體骨骼炸裂,在黃書文暴風驟雨的攻擊之下忽然縮小,猛的朝黃書文接近。
刺啦!!
即使進行了縮骨影響了黃書文的預判,但他仍舊無法完全躲避開全部的攻擊。
三道劍光深深的切開了他的皮肉和手臂上的肌肉組織,血液濺在了地面上,比之前的任何一次傷勢都要更加嚴重,但他卻渾然不覺。
展翅翱翔,搏擊長空。
聖而明之,以心印心!
這一刻,他火力全開,不惜付出受傷的代價,就是要藉此突出重圍,重新搶回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