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很快,第二日林小娟公司就給她調崗到另外一個新成立的女裝子品牌市場部,負責營銷推廣事宜。
這林總監表白引起的風波以林小娟調崗收場,據說林總監面子上很掛不住,但是幾天時間都沒再打擾林小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三天後,2005年9月17日,農曆八月十四,林爸爸林媽媽從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坐飛機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苟書寒從來沒有坐過飛機,林小娟帶著他去接機,一路上像科普教育一樣跟他說機場的各種事情。
下午六點半左右,正是晚飯時間,林媽媽挽著林爸爸的手,從機場出口出來,林小娟開心興奮的像一個孩子,歡呼雀躍的跑過去跟爸爸媽媽擁抱,苟書寒站在旁邊有點手足無措。
林小娟長得像爸爸,身材則又像媽媽。
林爸爸個子比林小娟略高一些,林媽媽身高則比林小娟稍矮一點,但是看上去也比苟書寒高。
一家三口顏值都高。
林小娟又開開心心的跑過來,把苟書寒拉過去,苟書寒有點緊張的躬身,喊著叔叔好,阿姨好。
兩位大人倒沒有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因為苟書寒是農村出身,身高也不夠而對他態度不好,反倒是林爸爸主動伸出大手跟苟書寒握手,林媽媽也面帶笑容的跟他打招呼。
苟書寒感覺很暖心,握著林爸爸的手,激動得只會傻笑。
一行四人打了一輛計程車回去。
林小娟一路上給父母不停地介紹,像一位資深的導遊一般。
林小娟多次提到上班的地方竹子林跟她住的地方白石洲,看著女兒歡欣雀躍的樣子,林爸爸也活躍了起來。
林爸爸說:“我有戰友以前在深圳做基建,竹子林那個地方原來還不叫竹子林。”
於是林爸爸將竹子林的來由娓娓道來。
說是1982年的秋天,國務院、中央軍委派遣2萬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到深圳執行基建任務。
那時候,現在的竹子林一帶實際是名為黃牛壠的一片坡嶺,是沒有人居住的。
前來建設深圳經濟特區的基建工程兵們將這裡當成了臨時基地。
黃牛壠當年只是個小山坡,坡上長有大片野竹子,基建工程兵們就地取材,竹子成了基建工程兵們的“建材”:竹竿做成梁和柱,竹篙當成牆皮,油氈加上竹葉就是屋頂,他們用竹子搭建起一排排竹棚,作為他們的家。
據說,竹棚的生活非常艱苦,經常有老鼠和蛇鑽進竹棚,當時深圳有個非常出名的賓館叫做“竹園賓館”,雖然蚊蟲蛇鼠多,但是喜歡苦中作樂的基建工程兵參考“竹園賓館”給新家起了一個詩意的名字——“竹葉賓館”。
每當基建工程兵外出辦事,搭車返回駐地時,都會習慣手指著遠處那片竹子林給司機看,說“我在竹子林下”。這麼多基建工程兵及他們的家屬,一傳十,十傳百,竹子林的名字便叫開了。後來,隨著深圳的飛速發展,這個流傳於口頭的地名就成了這一帶的正式地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