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生態養豬場。蓋成之後,可以養四五萬頭豬,我們初步計劃先養一萬頭,主要是一開始買不到那麼多豬仔。”
葉家磊開口道。
“哦,啥叫生態養豬場?”不等黃老爺子追問,就有人開口了。
葉家磊看過去,見對方也就五十來歲,應該是這裡最年輕的了。
黃老爺子立刻為他介紹道,
“這是你農業局的趙伯伯,他就是管養豬這一塊的,所以對你說的這事很感興趣,你給他詳細講講這生態養豬場。”
“趙伯伯好。”葉家磊衝對方笑了笑,見對方有點不怒自威的氣勢,猜測這位趙伯伯的職位應該不低。
若是他對生態養豬場重視起來,一手將這個推廣下去,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想到這,葉家磊也認真對待,先詳細地解釋什麼是生態養豬場,不過解釋前,葉家磊先說道,
“這個概念是我媳婦提出來的,我個人理解可能有不到位的地方,一會兒你們有疑惑我不能解答的,可以等我媳婦忙完再問她。”
黃老爺子等人都表示知道了,讓他大膽地講,不要怕出錯。
難免的,大家又要誇讚幾句顧夏,顧振興笑的一臉驕傲。
“這生態養豬場,主要是體現一個資源迴圈利用,也就說我們在田地裡種植大豆,豬草等植物做豬飼料來養豬。
然後將豬的糞便集中科學化處理成肥料還有沼氣,不光能解決農業肥的問題,還能用沼氣發電,供暖,供氣,來解決豬場用電,還有日常生活問題。”
“這豬糞做肥料我們都知道,這沼氣是什麼啊?”黃老爺子立刻追問。
很多人都不懂。
“沼氣就類似城裡用的煤氣,我們是利用糞便做沼氣池來產沼氣……”
葉家磊解釋的認真,大傢伙聽的也認真。
最後聽完,黃老爺子帶頭鼓掌,高興地叫好,
“這生態養豬場好啊,聽著一環扣一環的,好一個資源迴圈利用,讓我這老傢伙長見識,開眼界了。”
“要建這麼個養豬場還有沼氣池,要多少錢?”趙伯伯興致勃勃地問,“你們建設到哪一步了,可遇見什麼技術難題了?”
“只是豬圈,還有沼氣池等裝置,二十多萬就能搞定,主要是養豬場裡的消毒還有處理糞便的裝置花銷大,而且不好購買相應的機器。
畢竟國內還沒有這樣大型的科技化的養豬場,要是想從國外進口這樣的裝置更難,不說我們拿不出外匯,也找不到門路。”
葉家磊微微皺眉,又嘆了口氣。
這一聲嘆氣,可是嘆到了每個人心裡。
在座的都不是平頭老百姓,他們明白國家現在的工業水平有多落後,發展過程中又有多麼艱難。
通常花了大價錢,幾百萬,幾千萬都是有的,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的裝置生產線,可是呢,要不是生產線適應不了本土情況,用起來很雞肋,要不然就是壞了,因為沒有懂技術的人才,自己沒法修!
這樣,就還要花大價錢去請國外的技術人員,可對方也沒好心眼,過來修理也不會教給我們相應的技術。
總之就是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