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主持人沈夢晨已經將流程介紹完畢,很快,舞臺上便只剩下徐真一人。
臺上的徐真鎮定自若,安靜的等待著燈光和音響老師的訊號。
但臺下的觀眾和外界的那些媒體們,就不淡定了。
在得知徐真要上臺後,不管是等著欣賞徐真競演舞臺的觀眾,還是想挖掘一手新聞的媒體,都對徐真這次的表演充滿了期待。
除了這些期待徐真表演的人外,還有不少等著看徐真笑話的人。
不得不承認的是,徐真透過前面三期的《我是歌手》節目,已經積累了不少的人氣,快速爆紅的背後,不僅是為徐真帶來了大量的熱度和曝光,同時還引起了不少圈內人的羨慕和嫉妒。
娛樂圈的資源就那麼多,徐真的爆火,必然會對他們這些同樣走紅不久的歌手帶來壓力。
而這些人自然是不看好徐真的,他們甚至就等徐真一個出錯,只要徐真出現錯誤,他們就會聯絡自己的公關團隊,來一波拉踩。
既貶低了徐真,同時還為自己增加了流量,何樂而不為。
當然,羨慕嫉妒的徐真的,也只是一些本身沒什麼實力也沒什麼代表作的流量歌手罷了。
真正有實力有才華的歌手,是根本不懼徐真的成長。
除了這些眼紅的同行是不期待徐真競演舞臺之外,還有不少靠著在網上帶節奏漲粉的營銷號,也在等著徐真出醜。
在他們看來,徐真在前面三期節目裡表現出來的效果那麼震撼,只要這一期的表現稍微差一點,這些營銷號就可以在網上造謠,說徐真江郎才盡,說徐真之前的歌是抄襲之類。
總之,就是抓住一切可以帶節奏的機會。
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好事可能沒那麼引人關注,但不好的事,卻總能輕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這就是所謂的‘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了,但網友們還偏偏就吃這一套。
此時,節目的實施彈幕裡,也因為徐真的上場,而增加了不少。
“徐真終於上場了,等的我花兒都謝了!”
“只要能看到男神的舞臺,等多久都是值得的!”
“不知道這次徐真會演唱什麼樣的歌,節目組的嘴巴也太嚴實了,什麼也不透露。”
“我就不明白了,徐真唱歌也一般吧,就歌曲是原創這一點能吹一吹了,其他還有什麼好聽的?”
“樓上那個,耳朵不要可以捐了,不要出來丟人現眼。”
“怎麼?不好聽還不讓人說了?”
“多關注作品好嗎?有什麼好糾結的。”
“......”
就這樣,在大家的期待聲中,徐真開始了演唱。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
“我不會發現我難受。”
“怎麼說出口,也不過是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