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惟寧又被允許來律家串門了。
他高秘書盛情留下來用晚餐,晚餐之後,他又說要與我暢聊至通宵,於是,其他人都去睡了,我們還在大堂裡續攤。
如今天冷,我們早已不在中庭玩耍,轉移“戰場”到室內。
大堂迴廊處,沿著廊邊緣有十六扇大玻璃移門。平時,它們都是被推到兩旁,保持大堂視野通透。步入深秋之後,這些移門開始將屋子包了起來。既幫我們隔絕了室外的冷風,又不阻礙我們看庭院的風景。
我和蘇惟寧盤腿分坐蒲團之上。倆人各起一聽瓶酒,對撞豪飲。酒酣耳熱處,不免要說起此時恰好不在場的律照川的壞話。
“姐姐,你知道嗎,他對我說‘我允許你來我家玩了!’的他那樣子啊,好像是古代皇帝在給臣子恩賞!太過分了!”蘇惟寧一臉不滿,向我告律照川的狀。
“是很過分!”我點頭表示贊同,“那這就是他的風格!他以為他是國王,我們都是他的子民……”
“國王!沒錯沒錯,我們上高中的話劇團,有個王子的角色,他很想演,結果團長沒選他,把他給氣歪了。他就說,他才不屑當什麼王子呢,他是國王!”
“哈哈哈哈哈!”我們倆囂張地笑了。
“你們幹喝酒啊。”熟悉的聲音在我們身後悠然而問。
原本氣勢很強的我們頓時都收斂了氣焰,我們說得太起勁,全然沒有注意我們話題裡的的主人公早已在我們身後,默默聽了我們很久……
律照川:“你們,想不想打邊爐。”
蘇惟寧立即雙眼放光,連連點頭:“好!”
“什麼是打邊爐?”這個詞彙對我而言有點陌生。
律照川解釋:“《廣東通志》裡寫‘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人守在爐邊,將食物邊涮邊吃,所以叫打邊爐。天氣冷的時候,大家圍爐而坐,一人分一個小碗,從鍋裡撈東西吃。既能取暖又能解饞。”
“這打邊爐和火鍋有什麼區別。”我不明白。
“中間沒有桌子的區別吧。”蘇惟寧說。
“要實現既能取暖又能解饞的功效,應是用火爐吧。如今都用電爐子了,哪裡還有火爐。”
“我傢什麼沒有?”律照川傲然昂頭。
竟然,還真有。
律照川不知道從哪裡搬來一隻木盒。仔細看,也並非普通的木盒,掀開木蓋,再撤去邊框,發現它是個組合櫃子,且別有洞天,盒子分成幾個部分,每個空間都有準確的分工。最大空間擺著一隻黑色的小火爐,旁邊有三個小抽屜。分別放茶葉、茶具。
這分明是隻用於室外喝茶的便攜建水匣。
我驚異:“這是律先生的吧!”
“借用一下。”律照川無所謂地說。
在我還在吃驚時,律照川已在爐腹燒炭,在爐上坐一砂鍋,鍋內放水,等水開後將白切肉、豆腐、還有白菜、蘿蔔通通放入。
我們仨端著小碗圍著小爐屏息以待。紅炭宛若會呼吸,散發暖融的光華。不消片刻,鍋中湯汁沸騰。“咕嘟、咕嘟”聲如同天籟。豆腐吸飽了肉的鮮味,加了白菜和蘿蔔的湯汁很甜。用它們配冰涼的啤酒正好!
筷子起落間。律照川問:“現在,不說我壞話了?”
“我們從來沒說過你壞話,我們說你瀟灑帥氣像個國王。”我立即說。
“我們無比地尊敬你!”蘇惟寧也不甘落後。
律照川笑著搖頭,一副早已看穿我們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