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們必須真正理解教育的含義。
有些人以在學校呆了幾年來論教育多少,有些以獲得文憑的多少和學位高低論教育。
但是,這種定量的教育並不一定能造就出成功之人。
一家大型電器公司的老闆是這樣闡述自己的觀點的:
“我們有兩位出色的總裁,王偉先生和寇準先生,他們從來沒上過大學。儘管目前他們的僱員中許多人有博士學位,但大多是沒受過大學教育。我們關心的是他們的才能,而不是文憑。”
的確,一張文憑,一個學位可幫你找到一份工作,但可不能保證你在工作中取得成功。企業關心的是才能,而不是文憑。
對另外一些人來講,教育則是一個人大腦中儲備起來的資訊的數量,但是,簡單去記憶一些事實並不能幫你達到你的目的。
我們越來越多地依賴書本、檔案、微機和手機來儲存資訊。
如果我們能做連一本書、一個機器都能做的事,我們也就真的陷入困境了。
真正的教育,那種值得我們去投資的教育,是在大腦中培養起來的全面的教育。
一個人受教育的水平,是靠他的思維能力來衡量的。
要想提高你的思維能力,只有透過教育投資。
獲得教育的方式有多種,而最有效的教育仍然還是大學。因為他們的任務就是教育。
如果最近你沒去過大學,那麼你會對那裡的許多美好的事情吃驚。你會對他們所提拱的豐富的課目而興奮。
你還會發現,許多參加工作後又去上大學的人。他們不是冒牌貨,而是真正的有出息的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有了相當的地位。
一天晚上,我到了一所大學,參觀了一個教室,這是一個有25人組成的班,有一位是擁有12個商店的老闆,有4位工程師,2位縣級幹部和幾位相似級別的人。
今天,許多人透過上夜校取得學位。而據分析,他們的證書只不過是一張白紙而已,獲得證書決不是他們上學的主要目的。
他們上學的目的,是武裝自己,而這正是對美好未來投資的正確做法。
當然,也不應該誤解教育。教育也應該講究經濟效益。
花三千元便可參加一個為期一年,每週上一節課的學習班。然後計算一下這佔你收入的百分數,問一下自己“難道我的未來不值得這點小小的投資嗎?”
為什麼不現在就做出投資的決定呢?
把它稱做學校:一生中每週一個晚上。
這會使你進步,使你永保青春,且保持你的敏捷和機靈。
這會使你更接近你的興趣所在,使你身處一些忙碌的人群之中,生活會更有樂趣。
為成為一個敢為天下先的人而投資。
教育可以開擴眼界和思路,鍛鍊你的大腦,提高迎接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下面讓我簡單概括一下能給我們帶來成功的原則:
1.明確目標。清楚你10年後的樣子;
2.制定一個10年計劃。不要錯過任何機會,列出你在工作、家庭和社會中想取得的成果;
3.追求你的目標。透過設定目標來獲得精力完成任務,尋找生活中的真正樂趣;
4.讓你的目標當你的導航員。一旦對你的目標感興趣,你便會做出實現你的目標的決定;
5.一步一步地實現你的目標。認真對待你的每一項任務。儘管看上去很小,但都是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6.制定一個30天的目標。你的一天一天絕對不會白白付出;
7.在前進的道路上做好走彎路的準備;
8.要對自己投資。大膽地在教育上投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