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足球教練在星期六失敗後說,“夥計們,皮球就是這樣彈跳的。”
這樣絕對不會使球隊避免下個星期六的再次失敗。
凡爾納寫《乘氣球五週記》投稿了十五次都失敗了,他氣得想燒掉書稿,是他的妻子攔下來,他又重新修稿,第十六次投稿才成功。
不要責備運氣,要仔細分析一下失敗的原因。
每次失敗後應吸取教訓。
許多人在生活中總是抱怨“運氣不好”,“沒那個緣份”,“生錯了地方”等等。
這些人仍和孩子一樣不成熟,想乞求別人的同情,不知不覺中,他們沒有注意到自己可自力更生的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成熟。
不要再責備運氣了,如果一味這樣,任何人都不會達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
我有一位當作家、文學顧問和評論家的朋友M先生,最近和我聊了他之所以能成為成功的作家的主要原因。
“許多想當作家的人,”
他解釋說:
“只是對自己要寫的內容太不認真。他們只是試著寫很短時間,當發現需要做更大努力時便放棄了。這種人沒有多大耐心,因為他們一直在找捷徑而這種捷徑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他繼續說:
“我並不是想說只要具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就可以了,通常還不是那麼回事。”
“我發有一同事,他曾完成六十二篇小說,但一篇也沒發表。很明顯,他對成為作家執著不已。但這位的問題是,他的小說千篇一律,他沒有過真正屬於他個人的創造。我現在正在努力做的是,讓這位先生去採用一些新方法和技巧,他有這個能力。如果他願做些嘗試,我堅信他的大多數作品會發表。但是,在這之前,他可能還要受到不少挫折和失敗。”
這位文化顧問的勸告真是不錯。我們幹任何事必須持之以恆,但是,持之以恆只是勝利的一個因素,我們可以一次一次反反覆覆地嘗試。
但是,你必須把永續性、試驗和科學性結合起來,否則只會繼續失敗。
愛迪生被譽為美國最有永續性的科學家之一。
據記載,他在發明燈泡之前曾做過許多實驗,他對發明燈泡持之以恆,但他把永續性與實驗性、科學性結合起來,最後終於如願以償。
在某方面,持之以恆並不一定都會勝利。
但如果把永續性、實驗性和科學性結合起來就一定會成功。
最近我讀了一篇報道連續尋找石油的文章。
文章說,石油公司在鑽油井前應該仔細研究岩石的形成才是,即使這樣,儘管他們做了科學分析,他們鑽的油井中,十口有七口是死井,是無油的。石油公司在找油方面持之以恆。
不是非把一眼井鑽多深才行而是判斷某井無油時立刻鑽新的另一眼井。
多數有報負的人終生都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同時也表現出了勃勃雄心。
但是,他們還是因為沒做新的方法實驗而失敗。
要堅持你的目標,不能做絲毫動搖。
但不要過於勉強自己,如果得不到結果,不妨再試一下另一條新的途徑。
凡是有堅定的信心、有頑強精神的人,都具有一種獲得成功的根本素質。
以下是建立新的實驗方法的建議:
告訴自己“還是有辦法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當你告訴自己“我輸了,再沒有辦法可以戰勝這一困難了。”你的頭腦會馬上盟發消極的思想。你腦海裡的每一個細胞都會證明你認為會失敗的思想是正確的。
反過來,應該相信,“總是有辦法解決這一問題的,”這樣積極的因素馬上就會充滿你的頭腦,睿智細胞很快會使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此,相信“會有辦法的”是最重要的。
婚姻也是如此,要想挽救婚姻,只有雙方認識到“我們還是可以重新贏得幸福的。”才有可能挽救幸福,否則,一切都將無濟於事。
今天社會上出現了成千上萬個企業,而五年之後,可能只有一小部分還會照常經營。
失敗者多數會說:“競爭太激烈了,我只好停業,沒有別的選擇。”
而真正的問題是這些人一遇到困難就馬上會認為一定失敗,結果也就只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