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失敗者交談的增多,我發現,尤其重要的:
作為一種理由,失敗者提醒人們:“說實話,我本來知道這不會成功”或“開始之前我就有顧慮”或“實際上,這樣行不通,真使我太吃驚了”。
“好,我試一試,不過成功與否我不敢說”的態度往往會導致失敗。
缺乏信心是一種消極的力量,是副能量細胞不斷壯大,當你的腦子不信任或懷疑時,你可找出支援你自己的藉口。
懷疑,不信任,無意識的試試或不真正想成功,是導致多數失敗的原因。
懷疑,註定要失敗。
相信勝利,就會成功。
信自己是金子,你就會發光。
一個小說作家最近和我談起她的寫作抱負,她列舉了她的領域中傑出的作家。
她說:“M先生是一個出色的作家,我怎能和他那樣成功。”
她的態度使我很失望,因為我認識她所提的那位作家。他並沒有超常的智力或觀察力,他是農民出身,除特別自信外沒任何其它超常之處。
由於M先生相信他是最好的,因此他盡最大能力寫作,因此獲得我國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
尊重領導是好事,要向他學習,去觀察他,研究他。
但不可盲目地一味地崇拜他。
相信你可以超過他,相信你會勝他一籌。
只要擁有消極的態度就一定會成為消極的行動者。消極細胞會壯大,催促你快失敗吧!
應這樣看,信心才是調節生活中成就的空調器。
研究一下在平庸中混日子的人,他相信他的價值很低,因此他得到的也很少。
他認為他幹不成大事,因此他什麼也沒做成。
他認為他微不足道,因此他所做的一切都意義不大。
時間一長,從談話、走路和行動中都可透露出自己是否缺乏信心。
儘管他重新調整了他的空調器,他仍然逐步退縮,對自己估價越來越小。
因此,別人便以同樣的方法去看他,到頭來,他在周圍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低。
現在,讓我們轉過來看一看一個有上進心的人:
他相信自己的重要性,因此他獲得了很多;
他相信他可以完成大的,艱鉅的任務,結果他成功了;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他的為人處事,他的性格、思想、觀點都告訴人們:“這裡有一位專家,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
人是他自己思想的產物。大膽想,以誠實和信念來獲得成功。
想多大就能變成多大,不想成為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
幾年前,在給一幫商人做過交談和給他們企業演講之後,我與一個向我走來的先生談了起來。
他自我介紹說:“我確實喜歡您的演講,我可以再佔用你幾分鐘嗎?我有一點個人經歷很想與您談談”。
幾分鐘後,我們很投機地坐在了一起,溝通起來。
“這是我個人的經歷,”他開始講:“這與你今晚談的關於你的頭腦為你工作,而不是與你為敵,這一觀點關係密切。關於我是如何使自己擺脫平庸世界的,以前我從沒向別人說過,但我希望能和你談談”。
“我很喜歡聽一聽,”我說。
“好吧,5年前,我一個人艱苦地工作,每天在地裡幹農活,一年到頭最多收入三千元,天天心灰意冷。當時,我可維持普通農民的生活水平,但這遠不夠理想。我們房子太小,三個孩子,沒錢買我們所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