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就拿起筷子吃起來。
也不知道誰可恥,吃著買飯人的菜,卻又罵著買飯的人。
這就是典型的吃奶罵孃的人。
要不是盧莎在,現在嶽正陽就能一耳刮子扇在他臉色。
最後一頓飯吃完什麼也沒剩下,這下董齊就不說話了。
不過,他站起來的時候,還打了一個飽嗝,就連嘴角邊的飯粒也沒有感覺到。
嶽正陽哪裡管他的形象,都沒提醒他。
嶽正陽不說也就罷了,盧莎看見了,竟然也沒告訴他。
看來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啊。
來到市場裡,這裡雖然不是人滿為患,那也算得上人頭攢動。
和京城的潘家園一樣,這裡也有許多地攤,讓嶽正陽驚奇的是,這裡不但有古玩之類的東西,而且還有鍋碗瓢盆賣的。
你還別看這些舊的鍋碗瓢盆生意,這攤主一個月下來可不比工廠上班掙得錢少。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地攤上的東西便宜。
在行話裡面意思就叫做俏貨。
除非家裡孩子結婚了會買新臉盆的,一般人家都是能省錢的絕不多掏一分錢。
不過嶽正陽知道,像這種生意一般都是沒有回頭客的。
一個臉盆少說也要用幾年,多的則是十幾、二十幾年。到時候,這位攤主在不在這裡做生意還不知道呢。
而讓嶽正陽沒有想到的是,賣舊臉盆這個攤位竟然還有賣魚叉的。
五六米長的竹竿前面裝著一個燈籠魚叉,嶽正陽不知道誰會去買魚叉,難道在洛河裡叉魚嗎?
嶽正陽看了看,到舊貨市場裡面來轉悠的,大多是些五十歲左右的人,來這裡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淘寶,遇到真品可以出手收藏。
也有專門從事古玩買賣的,他從這裡淘點真東西去賣給供銷社或者喜歡收藏的人,從而可以賺點錢。
不過這樣的人一般都有鑑定水平和估計能力。
“你們沒必要跟著我,要不我們定個時間,找一個地方集合怎麼樣?”
“好……”“沒事,我們就一起走,這人生地不熟的,省的找不著了就麻煩了。”
董齊剛要同意,卻被盧莎打斷了。
“那行吧,董齊要不你可以一個人去這裡面逛逛。”
“不了,還是一起吧,有什麼事,也好有個照應。”
剛才好像同意的也是你吧,好吧,跟著就跟著吧。
不管這兩位,嶽正陽跟著人群在每個攤位前穿梭著,也沒有什麼目標,就這麼閒逛。
不過,大多數時候嶽正陽還是在古玩的地攤前,才會立足觀察一番。至於別的攤位,只是走馬觀花而已。
這個舊貨市場的古玩品種和數量,竟然不比潘家園來的少,每個攤位都擺滿了東西。
雖然物件不少,但大多數看上去檔次低了很多,像瓷器就以民窯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