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聲詞悲切,句句肺腑,感人至深,而楊雲依舊無動於衷。
見此,李世民接著說下去。
“之前囤積兵馬,拉攏勢力,皆因為我不服建國當了太子,我不管為人處世,文武功夫,亦或者治國理政,都皆高建國一籌,只因他年長,便得了太子之位,我不服!”
“我怕大唐毀在他的手中,如今有您相助,我們誰當太子都一樣,所以我已經沒了謀亂之心啊,我已經變了啊。”
李世民越發慌亂,惆悵中的楊雲在聽見“變”字的時候,眼神發亮。
“你說什麼?你說你變了?”
看著突然間興奮的楊雲,李世民一頭霧水。
“對啊,我現在不想謀亂,只想為大唐發展做點什麼。”
楊雲笑了。
他忽然發現自己想錯了。
歷史上的事件雖然還會發生,但可以發生變化,譬如今天的玄武門之變,按道理該是李世民稱帝,可如今卻變成兩人和平相鬥。
也就是說,大宋雖會出現,但會以什麼方式出現,不得而知。
八國依舊會聯軍,但結果如何,也成了未知數。
甚至本來只存在兩百年的大唐,往後是千年不朽,還是百年即滅,也無從知曉。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雖然還是原來的路線行駛,但走的是康莊大道還是泥濘小路,也不得而知。
想通這一點,楊雲所有的後顧之憂全沒了,若是大唐強盛,那麼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若說之前,楊雲是為了完成任務才想讓大唐發展,如今則純粹的想讓炎華強大。
八國聯軍,日丸國的入侵等等,若有能力改變這些恥辱,沒有哪個炎華人不願意去做。
“武安君,您沒事兒吧?”
楊雲時而惆悵,時而開懷,讓李世民以為楊雲得了失心瘋,惶恐問道。
太醫們都不在宮中,若楊雲真得了失心瘋,無人可醫。
何況楊雲還是被他給氣瘋的,李世民心中有愧。
楊雲高興,也懶得理會李世民奇怪的語氣,笑著說道。
“你說你變了,變得好,變得好啊!孺子可教也。”
“鋼過易折,木秀風摧,你之所以不得恩寵,不是實力不夠,而是實力太強,易功高蓋主,剩下的,不用我多說了吧。”
言盡於此,李世民若是再不懂,那這個皇子可就白當了。
他的功高,不僅蓋過了太子李建國,更有壓住李淵的勢頭,皇室之人對血脈之情並無濃厚情感,反而看中權利之爭,嫉妒之心濃烈。
李淵嫉妒李世民的能力,害怕他奪權,猜忌之下,李世民必定不得恩寵,這種事歷史並不少見。
想通這一點,李世民苦笑退下,楊雲命宋青衫拿來紙筆,準備著手寫著後續的改革計劃。
軍中改革只是第一步,甚至連這第一步都沒踏出去,想要後續改革,必須要有大量的金錢作為基礎。
改革之路很長,但楊雲有自信將大唐打造為威猛巨龍,揚天長嘯,八方顫抖,四海皆驚,哪怕八國聯軍來襲,也可揮手滅之。
還沒等提筆開寫,剛離開沒多久的李世民和李建國一起闖了進來,氣喘吁吁,像是有大事發生。
“武安君,大事不好了,父王,父王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