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經距離華亭縣很近了,遠遠的身子已經能夠看到低矮的城牆了。
到了華亭縣,這就說明,距離大海也已經不遠了。
甚至,在此處,陣陣的海風襲來,都能夠感受的到空氣當中瀰漫著一股鹹鹹的海腥味。
華亭縣,城門。
此時,華亭縣的縣令已經早早的帶著縣衙的一堂官員候在城門外頭了。
“下官,見過上將軍!”離著老遠,這華亭縣的縣令納頭便拜。
華亭縣的縣令倒是一個好官,倒是將這華亭縣的治安治理的很好。這縣令也想讓華亭縣富裕起來,他也想讓華亭縣的百姓能夠吃的上飽飯。
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這華亭縣,是要啥沒啥,這地裡頭也不怎麼長糧食,這為之奈何啊?
而今,李牧這一來,頓時讓華亭縣縣令看到了希望。他們華亭縣能不能富裕起來,百姓能不能過上好日子,那就全看李牧的了。
作為華亭縣的父母官,這華亭縣令可以說是為華亭縣操碎了心。
“縣令請起吧!”李牧朝著華亭縣縣令說道。
李牧將華亭縣縣令邀請到自己的身邊,與自己並行,這倒是讓華亭縣令受寵若驚。
李牧這是什麼身份,這可是大隋的上將軍,半壁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論身份,李牧這身份就比皇帝楊廣差點。
他不過是一個七品芝麻官,一個小小的縣令而已。他能夠和李牧並行,這是何等的榮幸。
這時,只聽李牧朝著華亭縣令問道:“咱們華亭縣有多少戶人家,青壯勞力又有多少?”
聽到上將軍問話,華亭縣縣令連忙回答道:“咱們華亭縣是個小縣,全縣上上下下,便是算上下面的各個漁村,也就三千來戶人家。人口不過一萬五千來人,至於青壯勞力,五千上下的樣子!”
聽聞此言,李牧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全縣上上下下加在一起,不過一萬五千來人,能夠出力的勞工,更是不足五千。
如此看來,這華亭縣,那可不是一般的小啊!
儘管李牧對於修建造船廠的事情一知半解,但是,也知道,五千人是絕對不夠的。
“李大人,前期修建船廠,大概需要多少勞工!”李牧朝著李春詢問道。
來的路上,這每天晚上李春都在為修建船廠做著計劃。可以說,這修建船廠需要多少人,多少木料,多少磚瓦,李春都是爛熟於心。
根據李牧的要求,這船廠最大要能夠造五千料以上的大船,最小的也得能造三千料的船隻。
三千料是個什麼概念,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的主力戰艦寶船,寶船長五十幾丈,寬十幾丈的大船,也不過就是六千料而已。
李牧要造的這種五千料以上的大船,那幾乎就和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沒有多大的差距了。
在李春的設計圖上,這造船廠的規模很大,單單是各個級別的船塢,那都得足足造六個。
李春思量半天之後,一本正經的回答道:“上將軍,初步估計,在不算工匠的情況下,單單是伐木,採石,運送石料的勞工,都得兩萬來人!”
“若是加上工匠的話,至少得接近三萬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