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三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大隋現在已經徹底的開始了海上貿易,無數的商人因為海上貿易賺的盆滿缽滿。
隨著因為海上貿易賺錢的商人越來越多,也就由著越來越多的商人湧入到了海上貿易當中來。
時隔三年,華亭縣也不在是當年的那個小縣城了。
短短三年,華亭縣已經從一個由無數小漁村組成的破爛的小縣城,變成了一個沿海的大城。
由於造船廠和出海的港口都在華亭縣,所以,很多商人乾脆將紡織廠,瓷器廠等等全部建在了華亭縣。
很多貨物,如果千里迢迢的運送到華亭縣來,這路上那就難免的有所損耗。
將工廠直接建在華亭縣,然後運原材料來,如此一來,就能夠避免很多在路上的損耗。
由於越來越多的工廠在華亭縣城裡,華亭縣已經徹底的從之前那種靠打魚為生的日子,轉變成了一個工業化的城市。
華亭縣由於靠海,這裡的土地都是鹽鹼地,種糧食的成活率本身也低。所以,索性現在華亭縣和周圍郡縣的百姓乾脆也不種植糧食了,完全就靠著給附近的工廠打工為生。
而且,由於海上貿易進展的越來越順利,所以,整個華亭縣的外來務工人員也越來越多。
這麼說吧,現在的華亭縣,還真有了幾分後世魔都的意思。
最近這兩年華亭縣的人口越來越多,已經突破了五十萬的大關。
華亭縣在飛速發展,並非是僅僅富裕了華亭縣一地的百姓,而是正個大隋都在飛速的發展。
大隋,已經有了從農業社會像工業社會發展的跡象。整個大隋的生產力,都在急速的提升。
隨之帶來的,便是整個大隋的百姓越發的富裕,百姓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
百姓過的好,大隋自然也就越發的富強起來。
華亭縣,城門。
整個華亭縣的城門處,可以說是熙熙攘攘,從天南海北來的商賈混雜其中。
而今,華亭縣已經成為了整個大隋,最大的貿易集散地。
在熙熙攘攘的商隊當中,有三個人混雜在其中也進入了華亭縣。
當然,來華亭縣找工作,謀出路的人太多了,這三人也並不起眼。
這三人的打扮,就是尋常遊商的打扮,中產階級,看起來不窮也不富,很是不起眼。
三人牽著馬一路的觀瞧,從城北走到城南,又從城南走到城北,最後,這才找了一家客棧住下。
這若是想打探訊息,自然是客棧最容易打探。客棧每日接待南來北往的客人,言語當中,自然聽到了很多訊息。
這就好比,後世的人要是去哪裡出差,想找個洗澡按摩的地方,直接問計程車司機,這是一個道理。
華亭縣,好再來客棧。
這一行三人進入了客棧,找了一處靠近窗戶的位置坐了下來。
“小二!”
“來壺燒酒,另外上幾個拿手的好菜!”為首一個,長相器宇軒昂的男人朝著小二喊道。
“得嘞!”小二應了一聲。
這個點,由於不是吃飯的時間,客棧裡頭僅僅只有稀稀拉拉的幾桌吃飯的客人,倒也算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