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旁人負責賑災,那麼自然是大家一起撈一筆都美滋滋的。但是,現在是李牧賑災,誰敢伸爪子,必然要倒黴。
“但願你們能夠識相一些,知道什麼事情能碰,什麼事情不能嘭碰!”宇文士及在心中唸叨著。
往年賑災,大家都撈,因此所有人都想往賑災上靠。這些官員們撈的盆滿缽滿,至於守在百姓,勉強有點稀粥不餓死就行了。
但是,李牧的脾氣宇文化及知道,他絕對不會貪這些東西,賑災的糧食自然得全部到百姓的手裡。
這種情況下,賑災就成肥差變成了苦差,而且容易受牽連。因此,宇文化及已經識相的把自己摘出去了。
“既然宇文愛卿也認為當是如此,那便由戶部上個摺子,朕批覆之後,便差人給上將軍送去吧!”楊廣吩咐道。
“臣曉得!”宇文化及應道。
宇文化及回到戶部衙門之後,趕忙上了一個摺子,楊廣批覆之後,當即命人送往了山東。
於此同時,整個山東地界的蝗蟲也治理的差不多了,剩下三三兩兩的蝗蟲已經難以改變大局了。
但是,要知道雖然蝗災已經治理完成,但是多多少少的也對當地百姓造成了一些的影響。
整個山東地界的糧食較比往年的話,平均減產在三成左右。各別比較嚴重的災區,減產也不過四五成的樣子。
對於各地府庫當中應有的存糧,李牧事先已經做好了摸底工作。
今年免去山東百姓的賦稅,然後在由各地府庫劃撥出一部分糧食,分發給百姓。如此一來,便能夠讓百姓得到和往年一樣多的糧食。今年的災年自然也就能夠安然度過去。
然後,明年豐收之後,百姓照常交納賦稅給各地縣衙,然後免去縣衙對朝廷的上繳。如此一來,各地府庫的糧倉也就補滿了。這樣,也好應對什麼不時之需。
李牧的整個計劃是相當不錯的,也認為楊廣是能批准的。因此,在送去信報之後,李牧十分淡定的在魯縣等候楊廣派人回信。
各縣衙這屬於政務部門,李牧這個上將軍乃是武官。所以,李牧要動各地縣衙的糧食,理論上也是得先給楊廣請示的。
儘管,這山東大小官員基本都是唐壁扶持起來的,而唐壁又是李牧的人。李牧想動山東的糧食,也沒人阻攔。
但是,該走的流程不走的話,只怕被門閥世家這些大臣知道了,又會逮著李牧一頓狂吠,到時候只怕徒增麻煩。
實際上,這個時候門閥世家的眼睛還都在緊緊的盯著山東地界。因為,按照往年的慣例,但凡遇到賑災,所有參與賑災的官員,從上到下那是每一個乾淨的。
門閥世家的人在盯著,一旦有山東官員貪汙,他們必然第一時間彈劾。
到時候,他們便集體彈劾唐壁這個叛徒,倒要看看李牧對於自己人,是如何處置。
實際上,這個時候唐壁也心慌啊,他在山東經營多年,山東各地官員也都或多或少和他有關係,誰出事,他都得此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