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看門,秦瓊心裡別提多膈應了。秦瓊這是多正直人啊,幫著李牧幹這種事情,實在是讓秦瓊覺得尷尬。
“如此甚好,現在你也知曉了,下次,便讓上將軍帶你出來!”秦瓊對王伯當說道。
“別,別!”
“這事我王勇可幹不了,秦二哥,這種事情上將軍都能讓你知道,這正說明了這是上將軍對你信任有加啊!”王伯當不動聲色的拍著秦瓊的馬匹。
“那也好,改日讓上將軍也信任信任你!”秦瓊黑著臉說道:“回營之後,你小子可管好自己的嘴,別瞎說!”
玩笑歸玩笑,該叮囑王伯當的事情,自然還是要叮囑一番的。
“二哥,我王伯當的嘴你還不放心嗎?我又不是程四哥!”王伯當拍著胸脯保證道。
此時,秦瓊也在慶幸,得虧今個來報信的是王伯當,不是程咬金。若是今個這一幕讓程咬金看到的話,只怕明個整個大興城都得知道。
大興城。
皇宮。
李牧趕到皇宮門前的時候,早就已經有小太監在宮外等候多時了,看到李牧趕到之後,連忙引著李牧往御書房去。
“上將軍,您總算來了,陛下正發火呢!”小太監一邊引著李牧往前走,一邊提前給李牧打著預防針。
“放肆,放肆!”
“欺朕太甚,欺朕太甚啊!”李牧剛走到御書房門前,便聽到裡頭傳來勃然大怒的聲音。
“噠,噠,噠。”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李牧總算是出現在了楊廣的面前。看到李牧之後,楊廣的心裡總算是放鬆了許多。
“陛下,出了什麼事情了?”李牧輕聲問道。
此時,御書房中楊廣的一干心腹都在此處,李牧算是最後一個到的了。
“這是今年吏部為朕察舉上來的人才,張衡,拿給上將軍過目一番。”楊廣說著,遞過來一份摺子。
此時的大隋,僅僅只有武舉,還並沒有科舉,選拔官員主要靠察舉制度。
何為察舉制度,這和兩漢時期的舉孝廉類似。就是由各地的官員,先挑選出德才兼備之人。然後,將這些人的名字遞到楊廣案前,在統一進行殿試選拔需要補充的官員。
大隋的門閥世家之所以如此枝繁葉茂,正是透過察舉制度,掌握了文官的補充。
若是科舉的話,大家在一起考試,憑本事吃飯,這沒什麼好質疑的。但是察舉就不一樣了,先由各地官員選拔德才兼備之人,這個德才兼備之人,那豈不是由門閥世家說了算。
因此,這每年被察舉上來的人,幾乎有八成是出身名門,僅僅只有兩成是普通人家的弟子。這兩成的名額,那還是用來堵楊廣的嘴的。
想一想,這察舉的名單之上,有八成是門閥世家的人,這到最後,不管你怎麼察,怎麼舉,到了最後,這朝上的官員,都得是門閥世家的人佔了大頭。
李牧粗略的看了一眼名單,也總算明白楊廣為何怒成如此模樣了。
若是按照往年的規矩,這份察舉名單之上,有八成是各大門閥世家的弟子,餘下兩層則是普通人家出身的,算是給楊廣一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