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要拖下去,在兵力本就不足的情況之下,那麼就不能在分兵了。因此,乙支文德選擇了聚兵堅守漢城。
此時,漢城的百姓已經被盡數遷移到了別處,漢城已經變成了一座兵城。
在漢城當中,足足囤積了三十萬的兵馬。這其中,有新羅和百濟的二十萬青壯,以及由高句麗的十萬大軍。
當然,高句麗的這十萬大軍,那可以說是十分的寒顫。這其中,多數都是一些老弱病殘。
總而言之吧,此時的漢城可以說是凝聚了高句麗,新羅,百濟全部的力量了。
正所謂,唇亡齒寒。現在漢城已經不僅僅是高句麗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新羅和百濟的最後一道防線。
漢城是擋在新羅和百濟前面的門戶,一旦漢城失守之後,那麼新羅和百濟就會直面大隋兵馬。
漢城,這最起碼是青石壘成的幾丈高的堅城,城牆上也有著諸多的防禦設施。
而新羅和百濟的城牆,則是一些丈餘高的小土牆,就新羅和百濟的城牆,說句不客氣的話,騎在馬背上恨不得都能跳上去。
新羅和百濟的王,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們心裡清楚,一旦高句麗沒了,那他們被難以獨存。
現在是隻要能夠守住漢城,那麼新羅和百濟也就無恙。如今,是三家一體,但凡高句麗一滅,新羅和百濟也得被滅。
李牧的大軍浩浩蕩蕩,如同一條條黑色的巨龍朝著漢城殺來。漢城前面的這些高句麗城池,多數都是一些故土難離的人組織的民間隊伍抵抗。
只是很可惜,面對大隋的鐵騎,他們就好似螳臂當車一般。大隋兵馬所到之處,所有的阻擋都被踏為飛灰。
平壤城。
作戰室。
“報,東路大軍傳來捷報......”
“報,西路大軍傳來捷報......”
“報,南路大軍傳來捷報......”
“報,北路大軍傳來捷報......”
......
......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源源不斷的捷報如同雪花一樣飄到了平壤城。作戰室內,旗牌官將代表大隋的龍旗,不斷的插在一座座的城池之上。
“上將軍,最多七日,咱們的大軍就能在漢城前集結完畢了!”徐茂公指著沙盤之上的漢城說道。
李牧點了點頭,當即命令道:“指揮部前移,我等要身處第一線。”
毫無疑問,現在打的輕鬆,那就越發的說明了,漢城這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