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乙支文德就是在大的能耐,手中無兵也退不了大隋不是。
“丞相,這該如何是好?”
“新羅,百濟不願聯合,咱們手裡無兵,如何抵抗秦軍。”
“如今正是嚴冬,隋軍只是暫時的偃旗息鼓,來年開春必定舉兵來攻啊。”
......
......
一眾的高句麗大臣是你一句,我一句,如同烏鴉一般蛞噪,但是卻沒有提出一個有用的想法。
這個時候,別說是這些高句麗的大臣了,就連乙支文德自己也沒有辦法。他乙支文德也是人,不是神仙,不會什麼撒豆成兵之術。
新羅,百濟不願意聯合,那麼高句麗就沒有兵源,沒有兵源,自然也就打不了仗。打不了仗,想要保住高句麗,那麼就只有用別的辦法了。
“丞相,你看這件事應該如何?”一眾高句麗的大臣朝著乙支文德問道。
實際上,這事情事情已經明瞭了。打仗是肯定打不了啦的,那麼現在如何保住高句麗只有一招。
那就是和新羅,百濟一樣,上表認罪請降。但是,高句麗和新羅,百濟還不一樣。高句麗是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想要得到大隋的原諒,可謂是難上加難。
乙支文德在高句麗,那就好比是西蜀的諸葛亮。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論起威望的話,就連高句麗的大王都不如他。因此,乙支文德是想說什麼,就能夠說什麼,沒有什麼好遮遮掩掩的。
“哎!”
“為今之計,也只有上表請降了。不過,只怕隋皇沒有這麼容易答應。”
“這件事乃是因嬰陽王而起,嬰陽王得交出去,另外,還得準備好上貢的禮物,什麼金銀珠寶,美女玉器,但凡是我高句麗有的,都不能吝嗇啊。”
“現在,是花錢保命的時候了。”乙支文德嘆了口氣說道。
實際上,從一開始乙支文德就認為這場仗不應該打。只是,高麗王一意孤行要保他兄弟。
果然,這場仗就如同乙支文德預料的一般,高句麗的兵馬和大隋的兵馬交戰之後,可謂是一碰就碎。這中途若不是大隋的門閥世家在其中添亂給機會,只怕現在高句麗已經滅國了。
現在這場仗也打了,高句麗也被打廢了,因為一個嬰陽王,高句麗的將士死傷幾十萬,國土丟了三分之一。現在想來高麗王應該已經死心了,不會在強行保他兄弟。
畢竟,死一個嬰陽王,還是高句麗王室滿門皆滅,相信高麗王還是掂量的清的。
“丞相,大王能同意將嬰陽王交出去嗎?”一個高句麗大臣問道。
畢竟,一開始要不是高麗王非要保嬰陽王,還寫信調謔大隋的話,這場仗也壓根就打不起來。
這個時候,乙支文德也發恨了,保高麗王室和保高麗一國,他毫無疑問的選擇了後者。
“交不交,由不得他!”乙支文德歷聲說道。
乙支文德認為,自己已經為高句麗鞠躬盡瘁了。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裡沒兵他已經無法抵禦大秦了。
因為一個嬰陽王,高句麗二三十萬大軍是死的死,被俘的被俘。這得是多少的家庭,喪失了頂樑柱。
高句麗百姓已經付出的足夠多了,現在也輪到王室為百姓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