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建章讓伍雲召說說看,這也是存了考校伍雲召一番的心思。伍家雖是一門三傑,但是伍天錫卻只是一屆莽夫,這日後能夠繼承伍家基業的,還得是伍雲召。
自己的兒子和侄兒的武藝忠孝王伍建章是知道的,這兩人的武藝可以說都不在他年輕時之下,各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他這侄兒和兒子的人品更是不用多說,兩人皆是忠孝之輩。
今日,伍建章正想帶著這個機會,來考校一下伍雲召的兵法韜略。
南陽侯伍雲召自然也明白父親的意思,他緊緊的盯著沙盤思量著。這種情況之下,他也不敢亂說,得細細思索一番才能開口。
思量了許久之後,南陽侯伍雲召往沙盤上一指,說道:“爹,我以為決勝的關鍵在這個地方。”
“浿水?”忠孝王伍建章看著兒子指點的地方問道。
“對!”
“爹,就是浿水!”
“孩兒以為,乙支文德既然在平壤城屯兵三十萬,他就定然不可能完全的坐以待斃。就這麼在平壤城中乾等著,咱們來攻。”
“孩兒覺得,浿水一戰可決勝負。”伍雲召指著沙盤上的浿水說道。
浿水也就是如今朝鮮的大同江,這可是條大江,江水十分的湍急。
“乙支文德在浿水佈置了五萬兵馬,咱們若是強行渡河的話,那麼他們必然半渡而擊。”伍建章遲疑到。
“爹,要的便是他們半渡而擊。”
“這渡河之戰,咱們示敵以弱,打慢不打快。咱們登陸成功之後,以緩速向前推進。給高麗以獲勝的機會,如此以來,乙支文德必然增兵。待到乙支文德往浿水增兵之後,咱們在一舉擊潰這波兵馬。如此一來,也就等於削弱了平壤城內的兵力。”伍雲召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好!”
“大公子好謀略。”
“王爺,此計可行啊。”
“王爺,咱們打吧!”
作戰室內,一眾的將官齊齊大喝道,紛紛請戰。
忠孝王伍建章這是老打仗的了,他在心中思量一番之後,覺得要是打這一仗的話,孩兒伍雲召的這番計策是可行的。
示敵以弱將平壤城內的高句麗的兵馬騙到浿水來打野戰,自然要比打攻堅戰來的輕鬆。
雖然說,就伍雲召的計劃來說是可行的,但是這個戰場之上,有計劃就有變化。不能說只做大勝的打算,這打敗的打算也得有所準備。
“若是浿水一戰咱們敗了,或者被高句麗拖住了,你打算怎麼辦呢?”
“咱們的糧草可是不多。”忠孝王伍建章朝著孩兒伍雲召問道。
“爹,咱們只打三天。若是三天過不了浿水咱們就撤軍,您帶五萬兵馬去支援右翼,我和天錫帶五萬兵馬去支援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