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丹陽城的伍建章等著張須陀和裴仁基前來會兵,是遲遲不見兩人的影子。
丹陽城。
作戰室內。
“爹,大事不妙了。”
“新羅和百濟分別出兵,攔擋住了裴仁基和張須陀兩路大軍。兩位將軍若是被打回去,咱們可就成了一支深入的孤軍了。”南陽侯伍雲召接到了最新的軍情,趕忙跑來稟報給父親忠孝王伍建章。
一聽此言,伍建章趕忙來到沙盤之上,端詳了半天沙盤之後。伍建章這才朝著兒子伍雲召問道:“新羅和百濟各自出動了多少兵馬?”
“十萬,新羅和百濟各自出動了十萬兵馬。”伍雲召回答道。
聽到這兩國僅僅只是各自出動了十萬兵馬之後,忠孝王伍建章不由的鬆了一口氣。
伍建章這是一個老打仗的了,剛剛經過了一番的推演,他已經看明白了整個戰場上的局勢。
新羅和百濟總計二十萬大軍還做不到影響大局,高句麗的軍隊和大隋軍隊相比已經夠簡陋了,戰場之上,一個全副武裝的隋軍至少能夠對付五個高句麗士卒,若是結陣而行的話,還遠遠不止與此。
如果說高句麗的軍隊是裝備簡陋的話,那新羅和百濟的軍隊那簡直就是原始部落。新羅和百濟的軍隊別說是盔甲了,就連武器都很少有純鐵器,不少人甚至還拿著簡陋的青銅武器。
高句麗計程車卒的身高相對於隋軍的身高來說已經夠矮小的了,新羅和百濟更是因為常年的饑荒,一個個身材矮小不說,幾乎是瘦的皮包骨頭。
戰場之上,新羅和百濟這樣計程車兵,一個大隋將士至少能打十個。正是因為如此,伍建章才覺得新羅和百濟總計發兵二十萬,根本無法影響戰局。
新羅和百濟加在一起,連高句麗都打不過,更何況是遠比高句麗更強大的大隋士兵。
新羅和百濟能夠做到的,無非就是延緩張須陀和裴仁基的行軍速度而已。二十萬頭豬散開給張須陀和裴仁基這兩支大軍來抓,那還得抓好幾天呢,更別說是二十萬人馬了?
忠孝王伍建章根據現在傳來的情報來看,張須陀和裴仁基想要殺穿新羅和百濟的攔擋,至少也得需要個十五日。兩人距離丹陽城之間的路程,也得有小十萬的路程。
如此算來的話,前前後後加在一起,至少也得一個月三支兵馬才能齊聚平壤城下。
然而,忠孝王伍建章不知道,一個巨大的黑手已經朝著他籠罩過來了。新羅和百濟不過是一碟開胃菜而已,真正的大菜是他伍建章自己。
伍建章是渾然不知,所有的算計實際上都是集中在他身上的。張須陀和裴仁基來不了,他便是一支孤軍。暗中又已經被門閥世家賣給了高句麗,他忠孝王伍建章就是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