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夔按照宇文士及的計劃,判了李密一個流放之罪。在大隋朝,這流放那可是大罪了。可以這麼說吧,這流放還不如死了呢。
可以這麼說吧,十個流放的罪犯,至少得有三五個是死在路上的。剩下的多數也得死在流放之地。流放欺瞞能夠返回故土的,可以說是十不存一。
不過李密和別人不一樣啊,他對於宇文士及等人來說,那是有用之人。怎麼流放李密,將李密流放到哪裡,那可是經過宇文士及一番設計的。
大興城,皇宮,御書房。
“陛下,這是大理寺遞上來的摺子,關於如何處置蒲山公李密的。”張衡邁步走到楊廣近前,說著將手中的摺子給遞上去了。
“上將軍這事處理的是滴水不漏啊,李密的案子若是遞到朕這裡。判輕了,無法震懾門閥世家。判重了,他們又會詬病朕不是仁君。”
“朕倒要看看,大理寺能夠給李密判個什麼罪?”楊廣說著,開啟了奏摺。
其實楊廣這會心裡已經想了,他猜想大理寺不能將李密判的太重。李密這是關隴李閥之人,蘇夔也是門閥之人,這同盟之間,下手必然要留情面的。
“咦!流放?”楊廣看到這摺子上大理寺的批文之後,心裡倒是覺得十分的震驚。
要知道,這流放路上可不好受,一路上可以是風餐露宿的。對於李密這樣打小錦衣玉食長大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更何況,到了流放地後,那可沒人關你是不是蒲山公,到哪裡你都得幹活。李密這樣手不能挑,肩不能擔的人,那多半是除了死路,別無他路。
“這李密性子孤僻,興許是沒什麼人幫著他求情。”張衡在一旁說道。
楊廣一想,張衡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不過這李密對楊廣來說也只是一個小人物,是死也好,活也罷,都沒什麼大礙。想到這裡,楊廣在摺子上批了紅。
楊廣這一批紅,那李密的下場就算是定下了,流放山東修繕城牆。這山東一地多是匪寇,十里一小盜,百里一大匪,因此這些年來,大隋的這些個犯人,基本都是流放到山東一地修繕城牆。
於是同時,宇文士及帶著門閥世家給他湊的十萬兩黃金,前往山東地界。為了保護宇文士及的安全,門閥世家還給他湊了兩三百的精銳私軍。
宇文士及這邊前腳剛走沒兩天,大理寺的人將李密裝入木籠囚車,就要發配山東了。別看人被關在木籠囚車當中,李密卻是絲毫不慌。
蘇夔已經給李密交過底了,這半道上會有人救他,讓他不要驚慌,到時候跟著那夥人走就得了。
大興城,唐國公府。
李淵在大牢當中被關了個把月的時間,可以說是沒少受罪,自打被放出來之後,一直都在府內調養身體。這幾日,他的身體狀況也總算好多了。
“噠!噠!噠!”
“大哥,李密判了!”李神通一路小跑,來到李淵的床前說道。
“這李密是如何判罰?”李淵略微有些好奇的問道。
李淵和李密都是關隴李閥之人,算是本家。只是李密這支屬於嫡系,若是按照大房,二房,三房來算。李密這一支即便不是大房,也得算是頭三房中的一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