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因為各大門閥世家妥協而誕生出來的產物。甚至可以這麼說,從南北朝的最後五十年,也就是北齊,北周,南陳三朝並立,到如今的大隋朝,在到後來的唐朝。歸根結底只是皇帝換了換,其實一直是那麼些個門閥世家在統治著天下。
以顧氏為首的江左士族雖然在這場奪位之爭上徹底的失敗了,但是並不代表著他們甘心失敗。而如今,顧氏便在謀劃著在楊廣的登基大典上給楊廣來了個下馬威。
大隋朝就像是一個篩子,四處漏風。皇宮當中的太監,宮女,甚至是嬪妃,貴人,誰也不清楚誰背地裡又是誰的人。
這也正是楊廣著急登基的原因,他們不可能一直用兵力封鎖著皇宮。但是,只要封鎖一撤,當晚他們帶兵進入皇宮的訊息必然遮掩不住。
如今楊勇已經死了,剩下的不管是秦王楊俊,蜀王楊秀,漢王楊諒他們的威望都不足以登基坐殿。所以,如今能夠坐上那個位置的,只有楊廣一人。
雖然,皇位是楊廣的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是,楊廣得位不正,你當皇帝歸當皇帝的,但是卻堵不住天下百姓的嘴。
篡位,弒君,殺兄......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一連串的大瓜,這些天可算是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顧氏也知道想要阻止楊廣登基坐殿已經不可能了,但是不能影響你當皇帝,老子也要噁心噁心你,這便是如今顧氏的想法。
於是乎,顧氏之人便將這些日子大興城的傳言書信一封,送到了南陽關。
南陽關的守將乃是南陽候伍雲召,如今還沒有到伍雲召露臉的時候。伍雲召能夠受封南陽候,成為南陽關的守將,那還是看在他爹的面子。
伍雲召他爹的名號,在如今的大隋那可是響噹噹的。他爹伍建章乃是這開隋九老之首,當年伐臣的時候,山窪之戰,一人一槍連挑南陳一十三員上將。大隋成立之後,被老主楊堅封為忠孝王。
如今忠孝王伍建章年紀大了,便跟著兒子在南陽關養老。平日裡倒是不問朝政,終日也就是習武練槍。
顧氏為什麼要將城內的傳言寫給伍建章看,就是因為伍建章的脾氣整個大隋就沒人不清楚。此人剛正不阿,甚至有點不知變通。說白了吧,這人就是個老憤青。
最關鍵的是什麼,如今,越王楊素,昌平王邱瑞,靠山王楊林都已經是站在楊廣這一邊的了。想要壓倒這三個人可不容易,而忠孝王伍建章,與公與私都能壓這三人一頭。
不得不說,這顧氏這番算計,確實算的上高明。藉著伍建章這把刀子,確實是能夠噁心噁心楊廣。
幾日轉眼便過,到了楊廣登基的日子。
“宕!宕!宕!”
洪亮的鐘鼓聲在皇宮中響起,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楊廣穿著一身金黃色的龍袍,領跑上繡著九條舞爪金龍,顯得尊貴無比。楊廣的步伐均勻,每一步都顯得堅定沉著。
楊廣的登基大典是一切從簡的,沒有過多花裡胡哨的安排,一切以坐上那個龍椅寶座為主。
登基大典的儀式剛剛進行完,楊廣的屁股剛剛坐到龍椅上,連龍椅的椅面都還沒暖熱的時候,只聽外面傳來一聲高喝。
“忠孝王到。”
外面傳來小太監的高喝聲,只是這聲音當中好像有著幾分的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