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海峰準備材料打第一場官司前夕,壞心眼的人已經準備好了下一步,他們各為其主,也是這場商標大戰中的反派。
電視臺的張經理,正在遊說自己的上司,把李海峰和新銳童裝踢出目前的贊助商名單,他實在不願意接受有個人比自己的業務能力強。
之前李海峰在節目錄制中,直接參與了節目的製作和相關安排,按照行裡的規矩,贊助商是不能干預節目的製作的。
但是兒童節目的收視率,第一期就很慘淡了,所以電視臺實在半推半就的情況才能李海峰這位贊助商介入的,他們也以為不會其他事情發生。
這幫傢伙就想著收了李海峰的贊助費和銷售提成後,不想做事情,反正目前兒童節目的銷量已經上來了,不需要只依賴一個贊助商。
反正這次商標侵權是李海峰單方面的錯誤,只需要解除合同就行了。
“小張,這樣做不好吧!”
上司故意在張經理面前做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做別人上司的,必須要會變臉的把戲,而且還是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
兒童節目在李海峰調整下,已經保持每天五千臺電視機的收視率,而且已經有有其他人想要取代李海峰,成為兒童節目的贊助商,唯一的贊助商。
“沒關係,您就等著瞧吧,我可以說服他們放棄贊助,反正他們已經官司纏身了,除非後天的官司可以馬上出結果。”
張經理非常明白自己上司的心意,畢竟這可是電視臺最大的一筆營收,要是沒有人願意贊助節目,估計很快就得吃西北風。
目前他們知道李海峰的官司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沒有任何可以扭轉局勢的可能,就算雙方達成所謂的和解,電視臺還是可以提出解除合同的意願。
沒有是非的贊助商,是節目製作長久的保證,也是終止合作的藉口之一。
“這樣不好吧,人家可是跟我們簽了長期合作協議,單方面提出停止合作,傳出去對我們不好吧!”
上司又做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但真實含義是要讓張經理快點把事情給辦妥,千萬不要再拖下去了。
只講效益不講情面,這是一個鐵一般的客觀存在。
“您放心吧,你只要把節目製作人寫上我的名字,然後事情交給我去談就行了。”
張經理主動攬下了所有的事情,只要是他拍板的事情,事後李海峰要找人算賬,也只能是這位節目製作人,而不是更高一層的人。
而且他一直想要把節目製作人這個頭銜給霸佔了,第二期節目是李海峰大刀闊斧的整改,然後結尾的時候,製作人的名字就有李海峰。
現在要是自己成為節目製作人,不僅在兒童節目上面有絕對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這個頭銜也有含金量,第二期節目以來,收視率一直都位居前三。
所以他巴不得把李海峰踢出局,這一切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但他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動。
張經理一邊主動聯絡第二位有意向的贊助商,一個做玩具的大老闆,另一邊則是加緊時間,讓李明把官司給解決了,不能再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