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不買了,這太過分了,幾天就變一個價錢,把我們當做是有產階級嗎?”
一個婦女氣呼呼從一個菜攤旁邊走開了,她也受不了目前江寧市的肉菜價格了。
現在江寧市的肉菜供應還是由趙錢孫三家供應著,不過是三家相互競爭下的不正常市場,他們在源頭控制住了農產品,但也控制不了價格飛漲。
因為整個江寧市現在處在一張巨大的雨幕之下,把一切都困死在了雨水之中。
來到菜市場買東西的人本身就非常不滿意,加上肉菜價格經常變化,所以絕大多數人不願意順從這個價格,轉身去找其他代替品了。
目前罐頭的需求激增,海娜罐頭瞬間成為雨幕之中最大的贏家,除了易於儲存和美味,主要的是價格漲得不多,就算漲價了,還可以去其他地方買。
海娜罐頭在短時間裡霸佔了江寧市的大街小巷,成為了這次雨幕大戰的黑馬,幕後老闆也即將面對大眾了。
在雨季到來之前,海娜罐頭就收購一大批鮮肉,所以在價格上才有足夠的優勢應付江寧市的雨季,而且它的生產力也已經很大了。
三班制的生產模式,讓罐頭廠每天的產量超過了六噸,也幾乎是每天都賣得出去,因為市民們太需要這樣的東西了。
不僅是江寧市本地市民需要罐頭,周遭的幾個城鎮也來找李海峰購下單訂購大量的罐頭,這一部分由猴子負責。
猴子現在除了要給趙老闆時不時放出一些假訊息,還要負責運輸線這塊,久違的動力正在一點點復甦,刺激著每一個人。
海娜罐頭廠的廠址是臨時註冊的,只用與應付審查,而真正的廠址就在江寧市境內的一個小小的角落裡。
就在毗鄰一塊農田的附近,一個老宅子正在沒日沒夜生產著海娜罐頭。
“峰哥,街頭最大的雜貨店,希望可以賒賬,因為他們要進的貨更多。”
張三正在為自己的親戚店謀求一些好處,畢竟現在罐頭實在太好賣了。
“做我們這個的,沒有任何賒賬,你告訴他們可以分批次拿貨,到時候我會有其他獎勵的。”
李海峰深知在這麼一個關鍵時刻,絕對不能出現賒賬的事情,這會影響到資金鍊的。
但又不得不找其他方式來安撫一些現有的商戶們,所以他才用了進貨返點的獎勵制度,讓目前進貨海娜罐頭的商家們滿意一下。
所謂的返點,其實就是在規定時間內,進貨數量和次數達到了廠家的要求,然後廠家這邊會安排一點退費,在進貨款裡返回一部分費用給商家。
這一招在1988年的江寧市特別好用,幾乎所有商家每天都在進貨,因為實在太好賣了,購買量的上漲,讓售價也變得合理。
反觀農貿市場那邊,那裡簡直是一片血海了。
因為趙錢孫中的兩家結盟,對付實力最強的趙老闆,他們居然在雨季中使用價格戰來消耗彼此,他們三家打得頭破血流。
首先就是在各方擅長的農產品來源惡性競爭,他們插手各自的農產品來源,一度把農產品的收購價提升到一個不合理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