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在哪裡高就呢?”
蘇站長一副正派人的詢問,其實他早就聽兒子說過關於李海峰的事情,知道對方目前沒有工作,而且有些不好的傳聞。
但今天一見,李海峰沒有傳聞中那樣的不堪,還是比較規矩的樣子。
“蘇站長,我最近打算下海做些買賣,所以目前還是忙著料理生意上的事情。”
李海峰機智回答了自己沒工作的的事情,把自己打造成了非常正面的形象。
蘇站長露出一絲微笑,看來是自己錯聽了傳聞,眼前的年輕人沒有那麼不堪。
蘇江林把茶具擺放好,然後在一邊給父親和朋友泡茶,他已經促成了合作的基礎。
“李先生,打算做什麼生意呢?”
這次換做是蘇站長給李海峰點菸了,他又打探了眼前的年輕人。
“蘇站長請不要這樣叫我,我文化水平不高,不能被稱呼為先生。”
李海峰又一招以退為進,爭取到了蘇站長的好感,他知道這些人想聽到什麼話。
其實李海峰在重生之前就是新世紀的高材生,是國內少數的全能型人才,但在1988年的江寧市,自己還是低調一些會好一點。
“那我就叫你小李吧,打算做什麼生意?”
蘇站長喊得很親切,像小李這樣的稱呼只有自己的親信可以得到。
“打算做餐飲行業,所以需要蘇站長提供一些意見。”
李海峰一點點把自己的商業計劃給展露出來,不敢一下子把計劃全盤托出,特別是在這種人面前。
蘇江林在之前就給李海峰一些提示,說自己的父親非常欣賞謙虛好學的人,不會太計較他們的出身。
餐飲行業跟食物站的聯絡最多,目前江寧市管制肉菜的就是蘇站長他們的部門,市面上的食物來源只有批條才能大量購入。
蘇站長不說話了,把自己嘴裡憋著的煙霧慢慢吐出來,臉上對後輩關照的臉色漸漸消失了,這是一種苦惱。
“小李,那你可以為我們可愛的江寧市做些什麼呢?”
蘇站長突然變得嚴肅起來,李海峰的回答也決定了話題是否繼續。
之前有很多人也想在江寧市做餐飲,但是他們的回答太過於直白和膚淺,只在蘇站長面前討論利益,而不探討更深入的問題。
食物站已經不像之前那樣嚴格把控,江寧市本地雖然農產量偏低,但是周邊的城鎮不斷為它提供必要的物資。
食物站的存在,是為了避免市場把農產品的價格一下子提高到百姓無法承受的程度,所以食物站其實承擔著另外的職能。
“我會為江寧市提供每年約為500個就業崗位,主要是協助家庭主婦獲得必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下一代會有母愛的指導!”
李海峰這個回答是從新時代搬來的,同時他有關鍵的情報來源,那就是蘇江林暗中給自己通風報信。
江寧市的經濟正在快速發展,但同時也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本地還有很多未適應新經濟的人,他們的就業成為一個大問題。
江寧市目前已經承接很多從外國來的工廠,密密麻麻的外來人口充滿了工廠區,把留給本地人的就業機會給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