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身飛速地向上延長,且往左右兩側延展。
然後到達一定的程度,隨著秋雪念頭的控制,頂端化為了一層幕布。
黑色的金屬包圍了整個地底空間,從兩側一點點滑落下來。
不過……
由單純的一把劍變成了這麼巨大的事物後,它的硬度明顯下降了很多。
二宮秋雪大概實驗完畢,將其變回劍的形狀。
“劍的強度依靠我自身的知識量……體積的變化越大,強度下降就會越明顯……或許它可以做成一個檢測知識等級的裝置?”
二宮秋雪開了個腦洞。
假設黑劍的強度與變化的體積呈線性關係,那麼先設定一個標準強度,然後測量達到標準強度時黑劍的體積。
測得的數字,就是知識量……這麼說不夠好玩。
測得的體積,就是那個人的腦容積……這麼說才好玩。
“另外……該說不愧是讀者的造物嗎?【改寫】完全無法解析它的物理構造,彷彿它根本不存在任何物理結構一般。”
接觸到其他的事物,二宮秋雪還能讀取到它們的內在結構。
哪怕是火焰,雷電這種抽象的事物,也同樣包含著資訊。
至於黑劍,其實不是說沒有包含資訊,而是這個資訊相當古怪。
如果完全按照反饋,它好像是單純“完美”的結構。
沒有任何的空隙,沒有任何的原子鍵。
哪怕用再高精度的顯微鏡去看,它的表面依舊是無比的光滑。因為在【改寫】反饋的資訊中,黑劍根本不是由常識中的原子組成的。
原子姑且還能再做拆分,裡面還有中子,質子。
二宮秋雪在高中書的科普中看到,中子質子之後還能拆成什麼上下奇粲頂底夸克——說是什麼量子色動力學的內容。
這方面的資訊,【改寫】還是可以捕捉到的。
捕捉不到的是什麼呢?電子內部的結構。
二宮秋雪覺得很好理解:因為電子本身就是一種基本的粒子,所以沒有再基礎的結構了。
然而……面前的這把黑劍也沒有更基礎的結構。
它一把劍居然和電子,中微子之類的一樣,是一種基本粒子!
這也太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