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安家的紀府,祀堂內,紀凌夫婦的靈位下,是一個青銅大香爐,爐裡插著香火。明亮的燭火照亮了偌大的供桌上擺著的豐厚的祭品,牛頭、羊首、全豬、雞、鴨、鵝等等三牲六畜,應有盡有。
祀堂中央是一個炭火紅旺的碳盆,將這個祀堂烘得暖和暖和的,讓人完全忘記外面是北風嗖嗖的寒夜。
紀寧盤腿坐在一張羊褥子上,前面是一張擺著香茗和點心小吃的案几。
這是他穿越到這個世界裡第一次過年,並且是他人生第一次很有年味地坐在祀堂裡守歲過年。
他品著雨靈伺候斟好的香茗,不免思緒萬千,感懷自己的原來世界,情不自禁地念出北宋著名詩人、政治家王安石的《元日》。
一起守歲的還有何安,和買入紀府不久的兩個丫鬟及兩個小廝。
何安不再是一副穿著奴僕青衣的家丁模樣,而是穿著白色錦袍的管家模樣。
買入四名小廝丫鬟,搬入紀府,何安正式升格為紀府管家,以後不必辛苦勞作,只需指揮下面的小廝丫鬟幹活,把紀府打理好。
至於雨靈,身份沒變,仍是紀寧的貼身丫鬟。
不過,她的身份在紀府僅次於紀寧,與何安並齊。
那四個小廝丫鬟,周洋、劉石、小麗和小巧,都是何安和雨靈花了不少時間精心挑選出來的,年齡十四歲到十八歲間,模樣周正伶俐。
聽見自家少爺出口成詩,何安和雨靈都打從心裡高興,臉上露出笑容。
周洋、劉石等新小廝丫鬟都露出仰望崇拜的神色,他們早已知道他們的主人的身份地位,打從心裡慶幸自己能被賣入紀寧名下。
在大永朝,賣身到某些貴人府裡為奴並不是完全的走投無路,甚至有些人自帶家產搶著賣身入某些貴人名下為奴。
周洋、小麗等四個小廝丫鬟模樣周正、口齒伶俐不說,還都是能識字斷文。
……
……
大年初二。
清晨,紀寧備好厚禮,帶上《論語》和《中庸》的抄稿,乘坐馬車去金陵城國子監半山居給沈康拜年。
沈康過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他的妻兒子孫從老家到金陵城陪他過年。
另外,今天恰好是每五天檢查一次抄寫《論語》和《中庸》的日子。
到了半山居,外面停著許多豪華馬車,門庭若市,不只他紀寧一人給沈康拜年,還有許多人也登門拜年,而且有不少是大人物。
不過,紀寧只等了小半個時辰,就獲得沈康在書房接見。
在書房裡,紀寧向沈康行禮拜年後,將抄稿呈上。
沈康依然是很認真仔細的檢閱紀寧的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