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寧不願娶趙元軒還有個原因,就是崇王的野心。
在紀寧看來,崇王謀反是遲早的事情,就算他自己不主動謀反,趙康政和趙元庚父子也不會放過他,他還是要被逼作亂,那時身為懷珠郡馬的他就會非常危險。
到那時,這樁婚姻帶給他的就不是什麼榮華富貴和強力的靠山,其實是無妄之災。
為了美人,而讓自己身處絕對的險地,紀寧不會做這樣沒道理的事情。
趙元軒聽紀寧話裡的意思,大概也就明白了紀寧的心態,他道:“永寧未來這些日子,還是多幫舍妹一些忙,她在京城有什麼需要的,也會到府上去求教,或者是請永寧你過府一敘……”
面對這樣的請求,其實紀寧是沒辦法拒絕的,他行禮道:“這是自然!”
之後趙元啟都在說當日賜宴的事情。
無意中也談及了惠王和李國舅的謀反。
趙元啟道:“說也奇怪,那日竟也未提前得到任何風聲,便覺得事情不對頭,結果就出了謀逆的案子。但現在謀逆只限於那些守備官員、將領,並未聽說朝中有哪些有勳爵之人落罪。永寧知道是怎麼回事?”
別的事情,紀寧或許不清楚,但這件事他還真知道。
本來惠王和李國舅謀反是鐵案,畢竟下面有那些謀逆的叛臣已經承認了是為惠王和李國舅所主使,但問題是出了個閔善郡主趙元盈捨身救父,趙康政居然不能明辨是非,在明知道趙元盈不能納入宮中的情況下,還是把趙元盈納進內宮,同時惠王和李國舅的案子,也以查無實據,還在繼續追查,看情況李國舅和惠王要被問罪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即便問罪,似乎也不涉及到抄家滅門。
紀寧微微搖頭道:“在下不過是新科進士,朝中事跟在下還沒太大關係,在下又從何得知?”
“還以為永寧你神通廣大,什麼都知曉呢,哈哈,那也無妨,反正這叛逆的案子跟我們崇王府,還有你也無關係,就看最後陛下如何處置這件事了!”趙元啟顯得很無所謂道。
紀寧知道,崇王在謀反這件事上,壓根就沒跟趙元啟和趙元軒兄妹說過,
當初崇王準備在趙元容回京城的路上加以暗殺,此事倒是為趙元軒所知曉,當初還是趙元軒出來告訴他,讓他去提醒趙元容。
最後趙元容化險為夷,其實從那時起,趙元容也知道了她這個皇叔心懷歹心,將來可能危害到國家社稷。
紀寧心想:“這次的謀逆案,原本就是你們崇王府在背後參與,最後崇王撥亂反正,但不代表崇王就會棄暗投明,崇王不過是換了一種謀反的方式罷了!”
想到這裡,紀寧又為趙元啟和趙元軒兄妹感覺到幾分悲哀,怎麼說這二人也是崇王的親生子女,惠王那邊謀反,惠王府上下一概都知曉,而崇王卻為了保持趙元啟和趙元軒內心的高潔,居然沒把這些事告訴自己的子女。
這其實變相增加了趙元啟和趙元軒兄妹的風險,他們不知道崇王要謀反,一旦發生了什麼事情,兄妹二人是想不到那環節的。
趙元啟不再提惠王和李國舅謀反的事情,紀寧自然也就不去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