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虎象印,修習前需先錘鍊肉身至極致,方能發揮此真言的真正威力。”
“八部虎象印境界共分八層,每領悟進階一層,便能召喚出一層虎帝之威施加於身,從而使出一重虎帝之力,當領悟至八層,便能使出八重虎帝之巨力,非尋常咒術師所能抵擋。”
“此真言乃我輩曾以所見而記載,礙於領悟有限,只能勾畫出八層真言,故其名曰八部虎象印,其本源威能上限,實遠高於本書記載。”
“沒曾想,原來這八部虎象印還是個殘缺真言...”
宇文長生對於編寫這書的宇文氏先祖稍感無奈。
“不過按照其下詳細記載,當時宇文化及所使咒技,應該是後世宇文氏族人,參照了此真言的弱化閹割版本,將真言改為咒技,讓本需魂力施展的真言,變為由咒力來施展的咒技,且改動過後,威力上已是大大削弱。”
宇文長生繼續翻頁往後看。
“軍荼利真言,亦曰軍荼利神咒,上通三昧甘露尊者,召見於世,其本源威能,上限未明,隨施術者領悟感通之力,降軍荼利明王之威。”
“軍荼利明王,能現千般萬手,息災降魔,能輔以修術者甘露增益,使之速得成就。”
“此真言乃我族先輩曾在一天府洞穴習得,傳於我族後世,據我輩畢生所能,亦只能展其數十臂之威;領悟真言者,可獲軍荼利賜福,對一切術法修習,皆能達事半功倍之效。”
“按其所言,這道真言,乃能召喚出這名為軍荼利明王的神蹟,而且據這記載,這軍荼利明王應該是某神明之名,擁有千般萬手,書寫之人卻只能展其數十臂,那就是指隨著領悟的加深,便能使召喚出的神蹟所顯示的手變得越多麼?”
“照這意思,這軍荼利真言那可是能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而威力便變得更大的真言。”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軍荼利真言還有被動增益效果,領悟了這道真言的修習者,對一切術法修習,都能獲得良性輔助。”
“這天下間,竟還有如此神妙的真言存在。”
宇文長生對著《丹符方術傳》中陌生而強大的真言,看得出了神。
隨手拿起一根幼細枝條,便在沙地上模仿起了真言的勾畫。
八部虎象印和軍荼利真言,與宇文長生之前所修習的真言大為不同。
最根本的表現就在於,這兩道真言的咒語、覆文、雲籙、符圖等元素,都遠比之前宇文長生所修習的,諸如疾影步、流水加速、力量提升、火牛拳套等初階下品真言,勾畫上都要複雜得多。
《丹符方術傳》上並無詳盡說明這兩道真言所屬的咒術等階,但按宇文長生這些年來,對於真言修習上的感悟,這殘缺版的八部虎象印和軍荼利真言,無論是領悟的難度,還是施展所需的魂力,品階都應是在人階以上。
時間耗費了一天一夜,從前,宇文長生還自認為在真言的修習上,已是達到了跨過門檻的高度。
但此刻,在面對更高等階的真言時,宇文長生那感悟真言的能力,開始逐漸顯現了捉襟見肘的窘況。
雖然對於真言的每道細節,都已是基本上完美復刻勾畫,但就算這樣,宇文長生施展時,透過魂識去感應、領悟真言,卻常常如同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反饋。
聚精會神勾畫真言一整天,此時的宇文長生,只覺腦袋一陣眩暈。
架起火爐,隨便狩獵了一些低階凡獸,治飽了五臟廟。
在別院不遠處的一處山澗背後,有一天然溫泉,那是宇文長生的父親發現的秘地,自小便帶著宇文長生到此處放鬆身體。
吃飽喝足後,宇文長生便來到溫泉處,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
可能因為太累,在浸泡的過程中,宇文長生竟是不自覺地睡了過去。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