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社會上逢洋必舔的風潮已成,有人發覺情況有點不對的時候,卻已經太晚。
當時的楊明自己也是如此,只是一開始根本沒有想起。
今日在三洋電機的遭遇,卻是提醒了楊明。
既然早知道這種現象要不制止,從而可能引發的後果,楊明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但他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身份就是個商人。
而這事小了說會影響外商的投資信心,往大了說甚至都可能和破壞國際友誼掛鉤。
要親自出面,那唯一的結果,就只能是被架在火上烤。
所以楊明便想到了許中橫。
一方面許中橫很明顯具備著一定的能量。
讓他出面對這事發聲,那麼成事的可能極大。
另外一方面,許中橫對他來說不過就是顆棋子,絕非不可或缺。
要能成事自然最好。
要是不成……
那就當是提前為民除害,可謂兩全其美。
也是因此,一來到機關,楊明便拍著桌子大聲嚷嚷,一方面指名道姓的要見許中橫,一邊對吃瓜群眾將三洋電機仗著外企的身份大搞歧視的事添油加醋,將自己包裝成為普通工人發聲的代表,裹挾民義……
這些心思,許中橫雖不能完全猜透……
但在聽秘書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稍微轉述之後,卻已經猜到了個大概。
但許中橫卻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
因為他很清楚這事雖然風險很大,卻也未必不是一個機會。
畢竟他相信即便上頭再如何重視改開成果,恐怕也無法忽略外資利用資本之力大玩田氏代齊這種手段可能引發的後果。
同時他更清楚,這幾年楊明雖然給了他不少的好處,但卻從未相信過他。
要不然楊明也不至於處處故意避嫌。
今兒自己要是躲了,或許的確能避免當眾丟臉,或者處置不當所帶來的風險。
但同時,也算是徹底失去了抱住楊明這根大腿的可能。
“既然你這麼逼我,那今兒我就拼上這一回!”
想著這點,許中橫默默的下定了決心,大步出門。
大廳內,楊明還在拍著桌子數落著三洋電機的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