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朕知道了。現在你們還有多少人?”
顴恭敬道:“大約三十一二萬人。”
看來這兩個冬天亞羌人又死傷了不少。
我轉頭看向三人:“你們以為呢?”
馮劫看向顴道:“當年河西還有足夠的土地供你們生息,而今兩年過去,河西哪裡還有土地。”
隨即提議道:“陛下,臣以為,秦禮郡附近有不少土地可以安置他們,而且秦禮郡盛產棉花,也有地方可以放牧,他們的生計不用憂愁。因此臣建議將他們安置在秦禮郡附近,從事棉花種植、放牧耕田等。”
顴立刻希冀地看向我。
沒辦法啊,要是再在崑崙過一個冬天,恐怕亞羌人連三十萬人都剩不下了!
我點頭道:“如此可以。你們同意嗎?”
顴連忙道:“大秦皇帝的恩德我們感激不盡!我們同意!”
“好。”
我吩咐道:“馮劫,這件事你去安排,派人去西寧驛等他們,協助他們遷往秦禮郡。”
“臣遵命!”
顴大喜,再謝道:“謝大秦皇帝!”
顴歡天喜地地離開了。
盯著他離開的背影,我沉聲道:“一定要小心防備,他們有三十萬人,秦禮郡情況又極為複雜,千萬不能發生什麼動亂。”
馮劫拱手道:“臣明白!”
“對了,正好你們來了,向西寧驛增派人手的事你們一併辦了。”
李由拱手道:“臣聽林累簡單說了,陛下是想將西寧驛併到西固縣?”
“嗯,西寧驛是崑崙的門戶,但除了產鹽之外,並沒有太大的發展前景。”
錢糧二字經常並講,但錢終歸不能吃,鹽為官營,又不可能帶動什麼產業發展,所以西寧驛基本沒有發展前景,不值得投入過多的成本。
李由沉吟道:“如此可也,至於向西寧驛增派人手,臣以為人數不宜過多,再增三千人較為合適,人嘛,可以由南遷的匈奴囚徒抽調一部分過去,陛下以為如何?”
我贊同道:“可以。”
西寧驛更像是一座軍事堡壘,在那裡囚徒們翻不起什麼風浪。
“說到匈奴囚徒,現在有多少人遷到河西道附近了?”
馮劫道:“先期五萬人已經抵達武威,其餘人正在南遷的路上,封踏的騎兵主要在後面押解剩下的十五萬人,分出了一部分兵力看管已經抵達的五萬人。”
武威,這些囚徒應該有人參與過爭奪河西之戰,不知道他們看到武威如今的發展會是個什麼感覺。
我突然想起什麼。
“你們去吧,讓河西道沿途郡縣小心防範,不要出什麼亂子。孟合,把林累叫回來。”
三人退下後,林累折返了回來。
“林累,見過餘禾嗎?”
林累的腰彎得更低了,一改話癆性格,謹慎答道:“回陛下,見過。”
“如何?”
“似乎生病了,連走路都成問題。”
我沉默了一會兒,揮手道:“你去吧。”
“臣告退!”
“孟合,讓蘇合派個醫官隨他一起往威遠城。”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