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果真沒有看錯張卿啊。”
“哈哈……”
爽朗的笑聲,從大興殿內傳出,這叫在殿外值守的羽林、禁軍、宗衛、勳衛等立時就知前線平叛傳回好訊息了。
一些目光投到殿門所在。
“成國公做的很好。”
殿內。
看著手裡所持軍報的韓青,微蹙的眉頭舒展開來,聲音渾厚道“宗慶道治下出現的叛亂,是有七股較大叛逆勢力與數十股零散暴民組成的,地方發生這種叛亂,對於平叛的精銳而言,最忌諱的就是與之消磨。”
“挑選一股或多股叛逆勢力,以雷霆之勢出擊鎮壓,力保能重創上述勢力,此等訊息一旦傳開的話,不僅能震懾到在叛地活躍的勢力,還能震懾與之有聯絡的群體,或存有叛逆之心的宵小之輩。”
“據臣所知,秦氏一族在宗慶道的底蘊比較渾厚,這次其也參與其中,不論背後是何緣由,先將其部氣焰打下來,對接下來的平叛是有利無害的。”
楚凌面露笑意的看向韓青,說其是大虞軍中定海神針般的存在,這話在當下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隨著保、安、鎮、護、江等一眾老國公撒手人寰,大虞正式邁向韓青、孫河、孫斌、張恢、李鷹、劉雍、梁牧、王昌這一代武勳在軍中主導的時代了,作為大虞皇帝,楚凌要確保軍中的制衡與安穩。
在中樞的韓青、孫河、孫斌、張恢等人,既是彼此制衡,彼此牽制的,與此同時對於楚凌而言,這也是對邊陲的李鷹、劉雍、梁牧、王昌等一行的制衡與牽制,反之也是一樣的,這絕不是楚凌不信任他們,實則是處在這個位置上,有些手段是必須要做的。
帝王心術一向如此。
“卿家覺得隨軍參與平叛的勳貴子弟表現怎樣?”楚凌撩撩袍袖,看了眼放於御案上的密奏,開口對韓青說道。
“稟陛下,臣覺得有些差強人意。”
韓青作揖拜道“按成國公所呈軍報來看,如果他們穿插的能更及時些,被成國公盯上的秦氏叛逆,就不是重創逃竄掉部分餘孽,而應是被悉數全殲,如此對宗慶道平叛所起成效會更大!”
“卿的要求,有些太高了吧?”
楚凌笑著說道“首次隨軍參戰,能不拉稀,打出這種戰績來,朕覺得還是不錯的。”
“稟陛下,如果是尋常將校,這的確是不錯的,但他們不一樣!”韓青猶豫了剎那,還是講出了心中所想。
“因為他們是勳貴子弟?”
楚凌反問道。
“是的陛下!”
韓青保持作揖道“正因為他們是勳貴子弟,才應該表現得更出彩才行,這次宗慶道平叛,明裡暗裡不知有多少人盯著,作為勳貴子弟,他們的祖輩父輩,在戰場上為我朝立下赫赫戰功,那他們就要比別人能扛!!”
還真是眼睛裡不揉沙子啊。
楚凌心底生出唏噓,說實話對宗織、昌封、李斌他們的表現,楚凌是比較滿意的,畢竟沒有扯後腿,這就是很不錯的了。
沒有誰生來就會打仗。
派去南軍歷練的那批勳貴子弟,是楚凌比較看重的一批,這既是今下大虞勳貴的壓艙石,又是楚凌要扶持羽林系新興群體的磨刀石,反之也是一樣,大虞軍中需要一批新鮮血液,以此來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宗織、昌封他們,黃龍他們,就是要相互競爭的新興群體。
而在他們之上還有一批中青代,只有這樣,透過一次次對外對內的戰事,方能實現大虞軍隊的更迭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