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即過,這一天,太子姬乾在康谷縣賑災完畢,返程回京。
就康谷縣賑災之事而言,太子此行無疑是成果斐然的。
錢糧到手後,姬乾第一時間將糧食、棉布、煤炭等於送往各鄉鎮村落,康谷縣的民生,在短短几天內得以恢復。
而賑災完畢後,姬乾手裡還有三十萬兩現銀。
回京的皇子中,太子自以為是最早的一個,但是,和他一樣快的還有一個人,越王。
而且好巧不巧,倆人就在城門口碰上了。
“皇兄此行賑災,手段滔天,引人矚目,回朝之後,必定受到父皇讚譽。”越王陰陽怪氣的說著反話,眉間嘲弄之色毫不掩飾。
“哪裡,二弟也不差。”姬乾淡淡道。
越王眯著眼睛道:“話說,皇兄籌錢糧的主意,是那個沈浪所出吧,別說,這法子還真挺有用的,聽說老八老九也跟著皇兄一起三十稅一呢。”
說這話時,越王心中暗自爽快,心說最好其他皇子都按這個法子來,把關中商界鬧翻。
姬乾不答他話,道:“二弟若無他事,孤便先回去了。”
說完,帶著人馬先自進入城門。
越王看著姬乾的背影,心中暗自嘲弄,太子這蠢貨,想必還不知道自己究竟闖了多大的禍,沈浪啊沈浪,你雖然沒有投靠本王,卻盡心盡力的為本王做事,看在此事的份上,他日太子倒臺,本王便留你一條小命吧。
皇宮,後花園裡。
後花園內古木參天,怪石林立,環山銜水,亭臺樓榭,在這冬日,雖然沒有盛開的花兒,卻覆蓋著潔白無瑕的白雪,別有一番景緻。
正統帝在亭臺里正坐著喝茶,有點心不在焉,也不知在想著什麼心事。
忽聽外面有侍衛傳報有事,劉喜去了又來,道:“陛下,越王殿下回京覆命,正在外面侯著呢。”
正統帝點了點頭,抬眼卻見劉喜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皺眉道:“有話就說。”
劉喜趕忙道:“太子殿下也回京了,只是……已經去了東宮。”
正統帝沉默了一會兒,道:“讓越王進來吧。”
劉喜前去傳話的當兒,正統帝繼續喝茶。只是眼睛卻少了些焦距。
按理說,姬乾奉皇命前往賑災,回來後應該去正統帝面前覆命,但姬乾進城以後,卻直接回了東宮。
若在以往,出現這等情況,正統帝必然又要生怒。
但此時,他卻生不起氣來。
姬乾為何去了東宮,而不來向他覆命?就像之前,他明明有了那麼好的法子解決商稅之事,卻也只是呈遞奏摺而不當面於自己的父親說。
原因為何,正統帝自然知道。
這幾年來,自己對太子的態度一日不如一日,有時候太子來請安,他這個當爹的連頭也不肯抬一下,話也不肯多說一句,太子每每見狀,只能黯然退下。
正統帝已經不記得自己有多長時間沒有和太子,自己曾經最寵愛的兒子說過幾句正式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