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蔣子文和姜尚這個樣子,自在天波旬也忍不住好奇心,直接用神識將兩本書掃完,臉上的表情有些僵硬,看著顏開問道:“這許仲琳和吳承恩是何許人?能不能將他們找來問問?”
顏開反問道:“書裡哪些內容是真是假?”
自在天波旬搖搖頭:“我無法辨別書裡情節的真假,不過書裡很多內容卻是真的,比如猴哥的武器雖然不是什麼定海神針,卻的確是棍子,混元金斗、金蛟剪、打神鞭這些東西也的確存在。
所以……
我還是想問問那許仲琳和吳承恩是何許人?能不能將他們找來問問?”
顏開直接說道: “許仲琳號鐘山逸叟,是地球華夏應天府人,約生活於公元1600年,他的生平事蹟不詳。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同樣是地球華夏人,不過居住在淮安府山陽縣 ,年紀比許仲琳大60歲,他的生平事蹟到比較詳細。
不過按記載,應該是無法找來問問的了,因為他們都是普通人,已經老死了!”
“地球華夏?你說的是某塊封印之地嗎?”自在天波旬頓了頓,不等顏開回答,又說道,“正像我先前所說,這兩本書上記載的情節我沒辦法辨別真假,但是裡面涉及到的人物卻全部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很多法寶也是真實的。
那麼按道理,如果那個許仲琳和吳承恩只是普通人,是絕對不可能知道這麼多的。
所以……
吳承恩和許仲琳很可能是某個大能的化名。
所以……
還是要麻煩你將吳承恩的事蹟說說看,我們一起推斷一下,看看他們到底是何人!”
顏開本來心裡還有很多疑惑要問出來,卻也怕被追問怎麼知道這麼東西,不過想了想,還是詳細地將華夏之心中有關吳承恩的記載說了出來:
吳承恩家祖籍安東,先祖在元末明初遷居當時淮安河下,至吳承恩已五代,父親是商人,生前十分希望兒子能考取功名,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從小勤奮好學,過目成誦,精於繪畫、書法、填詞、圍棋,喜歡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如《百怪錄》《酉陽雜俎》等或者野史。
當時的名人朱應登恃才傲物,見到吳承恩後極為欣賞,說吳承恩能夠讀盡天下的書,把自己私藏的一半書籍送給吳承恩。
公元1527年,吳承恩娶戶部尚書葉琪的曾孫女為妻。
1529年,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其時吳承恩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到1573年,吳承恩已經完成了《西遊記》的撰寫,1582年,卻因貧老而終。
世人評價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游之風。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
顏開在說吳承恩事蹟的時候,姜尚和蔣子文也豎著耳朵聽了,末了,姜尚果然問出了顏開擔心的問題:“你去過地球華夏嗎?”
顏開先前決定說出來,就已經打定了主意,華夏之心絕對不能暴露,那麼就只能說自己去過。
這樣說也無所謂,既然猴哥準備去封印之地,那麼他肯定知道去封印之地的途徑,就算猴哥不說,火二郎也肯定知道一條路,。
那麼到時候說不定可以拐幾個聖人前去看看。
想到這裡,顏開於是模稜兩可地嘆息道:“我有幸見過地球華夏的輝煌成就,不過那時候地球已經處於末法時代,基本上沒有修士了……”
“不可能……”自在天波旬打斷了顏開的話,又一臉歉意地說道,“你繼續!”
顏開心裡一動,這可是一個很好的解惑機會,於是問道:“摩羅大哥,我還是想聽聽你說說看為什麼說不可能!”
自在天波旬還沒有說話,姜尚就說道:“我先猜猜摩羅兄為什麼說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