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算是徐錦書的善心突發,但是她也不是冤大頭,若是那種故意來訛錢的,徐錦書通常都是讓黎初簡以拳頭回敬的。徐錦書打了那些人,百姓們無一不是拍手叫好,對那些人嗤之以鼻。本來徐錦書他們就不該收聖女大人的錢財,還有來訛錢的,怎麼能不令人氣憤。
徐錦書一日就和青州城的百姓混熟了,從那些人的身上可以看得出來,不能一味的說人族是好,或者壞,就連一向清心寡慾的神族中還有勾心鬥角的仙,徐錦書對於人族的偏見又少了些。
徐錦書一行人離開的那一天,青州百姓都紛紛出來送徐錦書出城,這一看徐錦書倒是深得民心。
“你這才來了好一段日子,我在青州城兢兢業業為名做了大半年,也沒有人來送送我。”
魏城彥看著徐錦書,仿作吃味的表情。不過徐錦書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魏城彥也不過是說說而已,倒沒把這放在心上。
回去的路走的很快,之前徐錦書來的時候也抱著遊玩的心態,在路上耽擱了不少時間,本來都只要一月的路程,硬是被徐錦書拖了兩個月,在南疆解決事情回到青州,又拖了半月有餘。回到京都,京都的天氣都要轉涼了。
魏城彥是要回京述職,路上自然耽擱不得。只不過隨行的人太多,還有趙正暘的身體也是經不得長途奔波勞累的,趕著回去都要大半個月了。
在回去的路上,徐錦書才見到另外幾個隨行的官員,她對他們還真的沒有什麼映象。可憐那些官員,本都是想在徐錦書的面前刷上一波存在感,才申請隨軍來這種被他們成為窮山惡水的青州。
結果來了,又是暈馬車,又是騎不得馬,在青州也沒有他們施展拳腳的地方,事情都被徐錦書一個人解決了。回去的路上才頂著一張不好意思的臉,來拜訪徐錦書。他們之前倒是想和徐錦書套近乎,奈何徐錦書天天不在府中,整天到處在跑,套近乎都沒有機會。
“現在一看,我們倒真的像來遊山玩水的。”
來的時候隊伍還沒這麼龐大,回去的時候又加了魏城彥和黎初簡的兩撥人。
“誒,我之前聽說這個黎朝交通也不發達,制度也不發達,怎麼魏城彥的調令這麼快就下來了?”
徐錦書和黎初簡坐在中間的馬車裡,這也是徐瑾言有心安排的結果。旁人倒是沒有什麼異議,他們兩個早有婚約,自小又相識。黎朝的民風還是挺開放的,對於這方面倒是管的不寬。
“官員的摺子有特殊的路子,傳遞摺子和聖旨的都是快馬加鞭,唯恐慢了一點。”
黎初簡對於這個還是比較清楚的,黎朝達官貴人家有特殊的傳信渠道,皇帝和外地官員之間自然也是有的。這也是徐夫人當時寫的家書為何能那麼快到徐之海的手上了。
“不過我們人太多,就算沒有趙老大人,快趕回去也得花上不少時日。你若想要回去,那我們先回去?”
“不要了。我們若是先回去了,皇上指不定怎麼批評趙叔叔和大哥他們呢。”
徐瑾言既然要在隨行人員中加上徐錦書,自然要彙報皇上。所以徐錦書之前就知道皇上召趙正暘和徐瑾言進宮,除了正事之外,還加上了一條要好好護衛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