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臺習藝五十載,方知道法深似海。苦修真業難稱聖,祖師欲把機緣改。凌雲觀中隱真身,是非功過無著想。若無大德種善果,終歸黃黃梁夢一場。
靈臺方寸山
覺醒自幼被父母送到靈臺方寸山,跟隨祖師學習長生修仙之道法。
眼見師兄弟們一個個都學有所成,非仙既聖,而自己的修行卻舉步維艱 。
是自己不夠努力嗎?
非也。自己每日子時入定,寅時起武,午時聽經,未時論道,酉時吐納作息。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並未有半點懈怠, 如今整整習藝五十餘載,卻也只落了個帝境而己,之後再無半點精進。
祖師說自已天資不濟,慧根不靈。與佛法無緣,與紅塵有份。欲將自己趕下方寸山,去他鄉開宗立派入世還塵。
當時自己聽聞痛哭流涕 ,誓死不肯下山 。
祖師無奈,道:
“若欲成仙並非不可 ,樹木山石尚可得道,何況人否。只是你凡心未了紅塵念重,若無大機緣,很難修得正果。”
覺醒並不答話,只是磕頭。
見他不肯離去,祖師長嘆一聲道:“ 好吧,為師就送你一個成仙的機緣。”
覺醒聽後喜上眉梢,連連稱謝,不住的磕頭。
祖師面色稍沉,正色道:“ 此機緣若用得好,得道成仙 。若用不好 轉瞬成魔,其間必有兇魔猛怪引誘毒害於你,你可敢用?”
覺醒回道:“ 無論千難萬險,弟子誓要成仙。”
“好,如此你便聽了,你此次下山需前住南瞻部洲,大唐治下三秦屬地,有一座黑風山。你可在那裡建一座道觀。而後,如此如此……”
覺醒道:“此事容易,弟子下山便可辦成此事,待那小子一十八歲之時,弟子定當將他帶到師尊駕下交法旨,只不知此子竟是何人,竟有造化得師尊如此護佑?”
祖師沉聲道:“ 伏耳過來……此乃天機,你只一人知曉便罷,倘若傳得他入之耳,必有五雷轟頂之災,切記…”
覺醒聞言臉色煞白,連連點頭,不敢再問。
祖師又道:“ 此番下山,為師傳你兩件寶物,一件凌雲塔,一件小無量結界手印…
凌雲塔可助你修仙之用。結界則可在危機時刻護你三年無憂。待你完成這機緣後,為師為你奏請玉帝,渡你成仙。但你若錯走旁門,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必讓你挫骨揚灰,死無葬身之地 。”
覺醒嚇得連連磕頭,不敢起身。
交代完畢,祖師取出凌雲塔遞給覺醒,道:“此塔乃老君之物,今日便傳與你了。”
頓了頓又道:“伸出手來。”
祖師運動真氣,在覺醒手心畫了一符小無量結界,道:“ 危難之時可用,小羅真仙之下無人可破。就此下山去吧。”
覺醒又給祖師磕了幾個頭,再抬頭時,祖師己然遠去……
既如此,真人只得朝師尊去的方向拜了又拜,後又與眾師兄弟拜別就此下山去了。
一路東南,歷十萬八千里,來到南膽部州。
到至三秦屬地,果有一座黑峰山,雖然不知祖師因何要自己在此建觀立派,但自知必有深意。
於是,便在此建了這座凌雲觀,之後傳徒授業,擴大門庭。
約十五年後,李淳風出世。覺醒真人算知後,匆匆趕往陳倉縣,只待其出生後,便將其帶到凌雲觀撫養。
卻不料那三目天狼早己聞到靈童氣息,亦匆匆趕來。欲將其扼殺於胎中,幸有魔女靈童捨身相救,才使風兒幸勉於難。
當時自已便在一旁窺看。等三人走後,便溜入房中,給靈童下道鎖靈咒。 只要有此咒在身,便無人能找到他。
自己也不用擔心惹禍上身,等到一十八年後,再將他帶至方寸山,交與祖師,則祖師的機緣可成也,成仙得道指日可待。
千不該萬不該 ,這該死的袁天罡偏偏不聽我良言相勸,與我做對,煉什麼啟靈丹,將我之鎖靈咒破解。結果怎樣,惹來滅門之禍。奈何,奈何…也算因果報應吧…
覺醒真人焚香禱告,神遊方寸山。見師尊並不在方寸山天外天,也不在仙闕十二宮,料定祖師必是又上天庭去了。只得收回神魂,另謀他法了。
望著將要燃盡的通神香,覺醒真長嘆一聲暗自垂淚:
“ 玄明自小跟隨自己,如今三十餘載。自己早己將他視好已出,情同父子 。而自己卻在危急時刻選擇了逃走,雖說是為了風兒,可這裡面難道沒有自己的私心嗎?” 覺醒真人邊想,邊不停的自責不提。
忽然,真人感覺有些心神不寧,坐立不安,掐指一算暗暗叫苦。
沒料到這三隻眼來的好快,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