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南山說這話,原本還因為南山之前語氣不善,而有些怒氣的六人當即表情變幻,彼此通氣了一番後,即便是那剛剛和南山嗆聲了一次的王石,都是露出了一個笑容。
當即抱拳說道:“南前輩這般說,那我老王還有什麼話,沒得講,南前輩不愧是江湖前輩,霸氣!”
千里做官只為財,難道他們這些在南邙山上打家劫舍的山匪,就真的是為了什麼替天行道?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還不都是圖了一個財字,才混在了一處,才會在官軍進南邙的時候,聚在一起共進退?
既然南山肯退讓一步,拿出兩成的銀子做禮物,那他們當然不會連一個笑臉都不捨得給。
更何況,按照南山帶來的情報,這一次天劍門商隊押運的貨物,單單是那一車在北地都價值不菲的商貨,拿到鳳翔府去賣,都能夠賣到兩萬兩白銀。
更不用說那四匹上好的未曾閹割過的大金戰馬。
就算和南朝那邊搭不上線,自己只要稍稍露出些風聲,自會有南朝那邊的走私商人上趕著過來和自己套近乎。
縱然不能如天劍門那樣,靠著官面上的關係,賣出萬金一匹馬的價格。
靠著那些南朝的走私商,一匹馬賣上個五七千兩白銀,總是難度不大。
當下,六名南邙山的積年匪首語氣都是帶著幾分興奮起來。
總在南邙山上打混有何意思?
大金朝這些年江河日下,真以為換了一個舉著仁義大旗的小皇帝就可以力挽狂瀾?
北邊的遼國遺部至今興遼滅金之心不死,連年叛亂連年被剿滅,偏生好似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離原青草。
南邊的宋朝據說已經開了海禁,多少豪傑棄陸走海搏風破浪,開出一條商路便是百萬貫銀錢纏身,再不濟也可以去爪哇國那地界,自己開國做一個皇帝,不也是一樁美事?
這些事情對於江湖人來說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江湖之大,大到容得下千萬男兒夢想白衣仗劍走江湖。
可江湖也太小,一個官面上的人物就可以靠著一個剿字輕飄飄屠盡百家門派,殺到滿城盡縞素合州盡哭聲。
常有江湖老人感嘆江湖變了味,可他孃的江湖早就變味了!
早在南朝兩個皇帝被擄到北邊,早在千年繁華化作一朝廢墟,鐵蹄之下無數江湖人死在金人大將的屠刀下,卻終究沒有一個能夠成功刺殺掉那些金軍開國大將時。
就已經變味了。
有血性的江湖人早在二三十年前死了一大半,剩下的那些,都跑到了南邊,然後在武穆嶽王死的時候又死了一小半。
最後剩下的那些,就算身沒有死,一點心氣也都死了一個乾乾淨淨。
終於商定好了分贓大計的六名積年匪首已經迫不及待的準備回到自己的老巢調集兵馬,好好的掙上他孃的一筆。
畢竟不管是去北邊拉起一支部隊佔山為王占城為君。
還是去南邊下海成為海上霸王,
可都少不了大把的銀子撒出去開路才行,對著那來歷莫測無人知其姓名,只知曉其人武藝非常手段莫測,尤善一杆渾鐵棍的雷當家拱拱手算是見過了禮,便紛紛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