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唐僧望一眼,不由便道:“悟空,你看這寺,說是佛在舍衛城祗樹給孤園。這園說是給孤獨長者問太子買了,請佛講經。太子說:‘我這園不賣。他若要買我的時,除非黃金滿布園地。’給孤獨長者聽說,隨以黃金為磚,佈滿園地,才買得太子祗園,才請得世尊說法。我想這布金寺莫非就是這個故事。”
這說法石嶽還真沒有聽說過,不由便學著曾經的孫悟空眨眨眼睛,但卻也瞬間明白了一點,很明顯名字成功吸引到了唐僧!尤其一點是,更牽扯到了佛!世尊曾說法之地!
還恰巧的唐僧就知道典故,那就肯定要進去一下了,算是第一個麵包屑。
石嶽不動聲色,沙僧就只是瞪大眼珠子裝老實人,豬八戒卻立刻不經過大腦的呵呵道:“造化!端得是我等造化!若是就是這個故事,我們也去摸他塊把磚兒送人。”
唐僧聞聽,自只能一笑置之,不過渾人一個,怎能與其較真。
不過唐僧卻還是隨即下馬,然後一行入內。
待入得山門,便只見山門下正有一夥行商,挑擔的,揹包的,推車的倚車而坐,也有就地而睡的。
卻是眼見四人出現,唐僧打頭,“孫悟空”第二,白龍馬第三,然後豬八戒,沙僧,好在唐僧樣貌打了個底子,沒有讓一夥行商太害怕。
僅僅就都只是滿臉驚色,待又看到豬八戒和沙僧身上同樣穿著“衣服”,便也都不覺如何害怕了,紛紛不由驚奇的向幾人望來。
唐僧則趕忙低聲吩咐:“八戒,悟淨,斯文!斯文!”
豬八戒呵呵一聲,小眼睛也是忍不住亂瞟,跟著道:“哦,斯文!斯文!這他孃的金磚呢?”
就在這時,便只見前方忽然走來一名威儀不俗的禪僧,就好像專門出來迎接一般,讓唐僧不由便趕忙上前打個問詢。
石嶽繼續不動聲色。
豬八戒呵呵呵,小眼珠依舊到處亂瞟。
沙僧雙手總是立掌於胸前,瞪著一對大眼珠子。
然後便只見禪師彷彿沒看到後邊三個“妖怪”一般,立刻還一禮,然後問道:“師從何來?”
這問題卻是已經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便就彷彿套路一般,幾乎都會是這般問上一句,然後唐僧就會如實回答。
但此時卻讓石嶽忍不住心間一動,真想來一句“從來處來”,“往去處去”!待不是對方又會是如何表情?想縱是那觀音聽到都會皺起眉頭吧,要不教一教二師兄……
石嶽不動聲色的眸光微閃,唐僧果然是如實答道:“弟子陳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之旨,差往西天拜佛求經。路過寶方,造次奉謁,便求借一宿,明日就行。”
禪僧聞聽,依舊是不慌不忙道:“荒山十方常住,都可隨喜,況長老東土神僧,但得供養,幸甚。”
於是頃刻,師徒一行便就被禪僧引入方丈,見禮畢,分賓主而坐,又有小和尚上茶。
一番敘話,終於唐僧忍不住便問及古蹟,以及布金寺名之由。
而在石嶽眼中這“軌跡”,卻也是已經再清晰不過!根本都不用掐指算就知道,只要細心觀察每一個微妙之處,就可以清楚看到下邊的清晰軌跡。
便比如這“布金寺”,唐僧既知道典故,更是佛祖世尊曾講法之地,亦本就是奔著名字而入,又怎可能會不問及名字由來?
只見禪僧依舊是不慌不忙道:“這寺原是舍衛國給孤獨園寺,又名祗園。因是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又易今名。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舍衛國,那時給孤獨長者正在舍衛國居住。”
“我荒山原是長者之祗園,因此遂名給孤布金寺,寺後邊還有祗園基址。近年間,若遇時雨滂沱,還淋出金銀珠兒,有造化的,每每拾著。”
立時石嶽心中便又不由一動,說法跟唐僧瞭解的一樣暫且不說,此時明顯卻又牽出了一個新的“麵包屑”,然後好引著唐僧再次一步步入坑!正是那祗園基址,更還丟擲更深一層的“誘餌”,所謂下雨還能淋出金銀珠兒,有造化的,每每都能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