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甘心,但既然事已至此,他就好好地當自己的富貴閒人,未來準備輔佐六弟即可!
…………
百家書院,在明瀟陽的建議下,通體以石頭搭建而成,一反常態,並未選擇木質結構。
公輸仇等人,固然詫異他的決定,卻只能聽令行事。
整個書院按照不同的學派,分為儒墨道法陰陽雜家等不同區域,諸子百家當中,主流的學派,全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盤。
不同的區域當中,傳授不同的知識,莊嚴肅穆,以四季常青之草木裝飾,不會給人一種難以忍受之感。
為了最好的照顧諸多學子,昔日墨家統領之一——庖丁,被任命為百家書院膳食的負責人,一方面招收一些弟子,跟隨他學習廚藝,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諸多學子提供更好的膳食。
待得書院建成後,便開始招收各地優秀學子,進入其中。
儒家,法家,雜家,墨家不同學派的思想和理念,灌輸到各自招收的弟子腦中。
每一個學派都由不同的人主管,擔任百家書院山長一職的太子殿下,基本上不怎麼管事。
若非鬧出什麼太大的事情,比如儒家與法家互相攻伐,亦或者書院當中,發生了一些先生處理不了的事情,萬萬都不會正面插手。
諸子百家在這百家書院當中,各司其職,井井有條。
儒家修身,道家悟道,公輸家研製強大的殺傷性武器,墨家則研究改善民生的物品,法家負責維持書院內的治安,堅持法治理念,家寫出一些通俗易懂的東西,傳播天下。
總之,小小的一座書院,好似是天下的縮影,百家學者各司其職,又互相競爭。
既然蛋糕只有那麼大,帝國又不能容忍某一家將所有的蛋糕全都吃下去,那就搶佔更多的蛋糕。
這個時代,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可沒有什麼敝帚自珍的理念,哪個學者門下弟子越多,成就越高,對於他們而言,方才再好不過。
類似後世那種,若非親傳弟子,亦或者是臨死之前,死活都不傳授的人,在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半點生存的土壤。
而從百家書院走出來的人才,或是能得到帝國當中的一些機會,被分派在朝廷的一些部門當中,擔任官吏,或是能依靠學到的東西,混到一份不錯的前程。
如此一來,百家書院成立不過是半年,就已經宣揚出去名聲,無數貧困之人,紛紛尋求進入書院的機會。
自然而然,太子嬴子和的名聲也越發響亮,百家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越多,他這位山長自然就會越發受到他人的推崇。
無形中,嬴子和這三個字,在天下間的名聲不再是臭名昭著,惡名昭彰,而成為了提攜百姓,照顧人才的賢明太子。
………………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明瀟陽對此自然會非常得意,只可惜,他現在面臨另外一件事。
一個非常大的麻煩!
迎娶太子妃!
帝國太子早已經成年,自然需要一個侍候他的太子妃。雖說,身邊已有陰陽家焱妃,月神,大少司命,雪女,大祭司,田言等女子,可這些人在大秦宗室當中的定義,都是偏妃,而不是正妃。
如此這般,他需要一個出身顯赫的太子正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