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池手持劇本來到眾人面前,領口前彆著一個小話筒,說道:
“這是我們紅星廠規模最大的一次劇本圍讀會,以往咱們都是分批進行的,這是咱們首次齊坐一堂。先前計劃是擺在外面進行的,但打電話問氣象臺那邊說,京城這幾天可能不定時下雨,為了不至於突然被淋成落湯雞,就擺在這條大通道內進行。”
“接下來的三天裡,我們就進行《亮劍》的第一輪劇本圍讀,第一輪也是唯一的一次全體在場,下面的二三四輪我們會是小組模式。全體在場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傢伙都能夠對於《亮劍》的全貌做出清晰的瞭解。”
“那我們上午的時間段,就是講對每個角色的大概解剖,每個人先說自己飾演的角色。其他有相關搭檔戲的,也可以說說。當然,不會說,不會分析的也不要緊,咱們這第一輪就是集思廣益,擺脫個人的侷限。下面,我開始從《亮劍》這個故事的時代背景開始說起......”
李南池講劇本是完全脫稿的,隨著他的聲音,身後的螢幕上,也顯示出《亮劍》的相應資訊。
就在《亮劍》第一輪劇本圍讀會召開之際。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儘管紅星廠對於《亮劍》的保密工作做得是嚴絲合縫,整個選角過程也沒有公開徵選,全是挨個兒內邀,可以說是將保密發揮到極致,但架不住有人在紅星廠附近蹲點。
就在《亮劍》一眾演員接連走進紅星廠大門的一刻,定格的照片就被記錄進單反相機之內。
在紅星廠門口附近蹲點記錄的人叫做王大偉,是一名處於實習期的娛記。
這位實習娛記已經在紅星廠大門附近轉悠了兩個多月了,從秋招入職京城娛樂小報開始,他被分配到的任務就是拿著單反,守在紅星廠門前,蹲點!
兩個多月裡,王大偉身上的著裝是從三月的棉服換到五月的短衫。他沒有想著抬腳離開,因為領自己進入這一行的師傅曾告訴自己:吃得苦中苦,蹲得點中點,才能獲得瓜中瓜!
而自己這位帶隊師傅,就曾創造了孜孜不倦蹲點三個月、最終摘得大瓜的記錄,從而在行業內留下了一段佳話。
直到後來,這一記錄被某工作室掌門人所打破。
作為一名剛出校門、有夢想的娛記,王大偉就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既然入這一行,那就什麼都不想,先腳踏實地的找個能結瓜的地方蹲點,蹲上個三個月,磨礪一下自己的銳性!當然,這也是王大偉目前還住在學校,距離七月學校趕人還有一段時間的原因,他可以少一些生活壓力。
五月下旬的風,已經有了一股燥熱。
本來,娛記王大偉坐在公交站臺上,嘴裡叼著一根菸,臉上的汗珠順著下巴,掉落在站臺地磚之上。灑過水的地面上溼溼潤潤,汽車駛過時,尾氣裡混雜著水汽,有一種叫做憂傷的味道。
關於這個公交站臺,也是有說法的。這是京城公交公司年後特意在紅星廠門前斜對面設下的,公交站臺名就叫做“紅星站”,目的是為了方便通勤需要。
以往呢,紅星廠一些員工上下班,除了“地鐵+單車”的配置外,那就只能是以驅車或坐公交車的方式前來,但是驅車的話,這附近的停車位資源只能用“一位難求”來形容;做公交則需要在央視老大樓站下車,然後步行經過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以及軍博館,才能抵達紅星廠,有些不方便。
現在,新設了“紅星站”,不僅名字寓意好,也方便了紅星廠近四百餘名員工的上下班。
當然,也方便了一些娛記的蹲點——總算蹲點時是有了一個遮風擋雨的地兒。
而就在王大偉坐在公交站臺邊,讓灼燒的煙味兒順著喉管滑下之際,眼角的餘光是不經意的瞥向紅星廠大門。
咳咳咳!
王大偉感覺嗓子眼被麻辣的煙氣兒嗆了一下,來不及順氣,拿起胸前的單反就是一頓猛拍。
直到人流都進入到大門之內後,王大偉才有時間順了一口氣。
撲哧——
王大偉從包中擰開了一瓶快樂水,放了一下氣,然後狂喝了兩口,緩了一口氣。
再低頭,手指點開單反內的照片,當一個個人物橫陳在顯示屏之上時,王大偉知道自己的蹲點迎來了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