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倉是高高掛起“大幹六十天,勇闖春節檔”的橫幅口號!
考慮到預定檔期是今年春節檔,而眼下國慶剛過,距離春節也就是三個半月的時間,時間比較緊張,所以後期製作是三條戰線同時展開的。
第一條戰線是由百十人組成的gci特效動畫團隊,負責長達兩個小時影片時長的所有特效最佳化;第二條戰線是由剪輯團隊組成,負責全片剪輯;第三條戰線則是由聲音團隊組成,對影片的所有動作聲音進行塑造。
而這“大幹六十天”,就是李南池給整個《鋼鐵1》製作定下目標:六十天、兩個月,完成劇宣前的所有流程!
影視部要大幹六十天,同一個廠裡,三號倉的遊戲部也沒閒著。
甚至於,在國慶影視部放了兩天假的時候,遊戲部還是在日常整天早八點、晚九店的不斷研發。
目前,《使命召喚》這款遊戲已經進入到二期研發階段,大小地圖、各式槍支匕首、遊戲人物等都已經成型,正式進入到各板塊鑲嵌階段和穩定性加固探索階段,這是一個十分消耗頭髮的過程。
就在全廠這種大幹特幹的氛圍中。
作為老闆兼這部戲的導演,李南池要做的就是遊走在三條戰線,視察各戰線的成品。像後期特效製作這種技術黨的事兒,他也幫不上忙。
不過,這並不影響李南池對整個專案的掌控力度。這就像古時候皇帝,不一定會要打仗,也不一定會要治理國家,只要他會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還能束縛住,那就能如指臂使。
除了發揮影視部各職能組的團隊力量、將自己擺在統籌位置上之外,在整個後期製作中,李南池更多是承擔起了顧問諮詢的角色。
比如,此刻的剪輯工作間,剪輯組長對【唐尼實驗飛靴和手部穩定器】這段剛從gci特效組移交過來的片段,就有些疑問。
眼前剪輯臺上的這段,李南池正穿戴著“飛靴”和“手部飛行穩定器”,磕磕磣磣的在整個地下工作間飾演飛行
“老闆,這一段會不會有些晃?”
剪輯組長有所疑問的是這段畫面鏡頭有些晃人,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進行一些穩定性上的剪輯卡位。
李南池看著,“不用改,就這樣吧,挺好,顯得真實。”
當初選擇威亞來拍這段實驗飛靴的戲,而不選用更為固定、更為安全也更為先進的機械臂裝置,就是為了避免這種動態飛行的僵化。當時拍這段戲的時候,使用的威亞末梢還是特意搭配的彈性繩索,為的就是可以模擬出飛行姿態上下起伏不穩定的狀態。
就現在經過gci特效組處理後的畫面看來,在擺脫掉“怎麼拍的”這思維之後,單純來看,飛行的真實感滿滿。
這並不是自戀,而是這臉朝地摔倒這一幕的逼真表情,李南池覺得自己重來一遍也不能表現得更好......
四十二天,六週之後。
特效、剪輯、背景音等這些環節在緊鑼密鼓之下,全部完成,接下來就是配音匯入。
侯永、劉澔存等各角色的主要飾演者是再次齊聚紅星影視,至於一兩句詞的小角色,則是由著聲優組負責解決。
二號倉的配音室,在一眾人走進之後,燈光全開,配音收音器前的螢幕上,匯入進僅僅缺少配音的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