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說話通常較含蓄,除了在辯論比賽的其他場合,即便是不認可對方的言談,也不會直說“我不同意”、“我不認可”之類的話,大多會委婉一些,至少來一句“我不太同意此類觀點”之類的場面話。
然而此刻,李南池在臺上卻很直接。
小劇場內,頓時寂靜,但剎那又嘈雜起來。
剛才卡羅的一番言論,言之有理又言辭鑿鑿,再多的爭辯比不過現實的放映比重來得有說服力,而好萊塢電影的全球放映有目共睹。所以自個兒正在若有所思的想著卡羅最後總結的這一番觀點時,結果李南池一句話直接砸了鍋。
這讓他們產生了一種自己剛才的若有所思全是無用功的感覺。
同樣有這種感覺的,還有正在透過網路直播埠觀看這場大咖座談會的圈內文化人士。
比如劉一筆。
他已經在汲取幾位導演的座談會語錄了,就準備這些日子寫一篇有內涵的分析稿出來,至少要去投一個c刊出來,完成今年投個c刊的小目標。他連名字都想了個大概,就叫【全球化語境下我國電影文化傳播之變革】。
現在,坐在邊上、整個座談會過程都沒發出什麼有營養觀點的李南池卻發出了反對的聲音。
嘿,一個毛頭小子,只是要挑戰奧斯卡大佬麼?
劉一筆擱下了整理語錄的筆,雙臂交織於胸前、往沙發上一靠,準備看一看母校的這位學弟是故意搞噱頭,還是真有觀點。
和劉一筆一樣,此刻注意力被李南池一句“我不認同卡羅先生你的這種觀點”這句話吸引而來的文化人不在少數,不少人未嘗沒有帶著看笑話的意思在裡面。
李南池這個年輕人,有了兩部電影的成績,有了“五個一”的榮譽,尚未出校門就達到了自己忙碌半生都未達到的成就,現在張嘴就放大炮,是有些飄了!
這種層級的交流會上搞噱頭,要不能說出個子卯醜來,那就是自取其辱。
至於蹲在轉播鏡頭前的自家粉絲們,則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就只一個念頭:等著池大釋放光芒。
“快來快來,沉寂了整場座談會的池大在最後一刻要開大了!”
“我就說嘛,池大怎麼可能甘於成為大佬的陪襯!”
“京城池大後援團長攜帶廣大京粉前來觀戰!”
“滬都池大後援大軍同樣前來觀戰!”
“......”
一群群各地的粉絲後援群湧入了進來。
然後,校園入口網站的尿性就出現了——訪問請求404!
這不僅讓一眾粉絲群體口吐芬芳,就連守在電腦前蹭座談會的文化人士也一腳踢開椅子開噴了,一個個電話也因此打到京影網路技術支援中心......
此刻的舞臺上。
聽到耳機裡的翻譯反饋,詹姆斯卡羅臉上也是愣了一下,不過西方崇尚自由的辯論,此刻對於李南池這位年輕東方導演的反對聲音,這位來自好萊塢的導演作出了傾聽的神態。
事實上,詹姆斯卡羅很願意跟這位東方過分年輕的導演有一次交流,就是在好萊塢那個驕傲電影國度裡,也有關注的目光投向這位年紀年輕得近乎可怕的東方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