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白月站在靈舟邊緣,翹望天空,一日的趕路白月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心中始終擔心著危機突然降臨,面對未知的危險,如芒在背。
靈舟速度很快,在結界的保護下,白月感受不到任何風力。
其間偶有飛禽襲擊靈舟,都被結界阻擋下來。
心中的擔憂,白月無法靜心,腦海一遍遍的浮現道德經與道經。
道德經講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道經卻講訴:人乃天地之心,道之本,以天地立身,眾生立命。
道經其中一文便是,既然道是一切有形有形的主宰,那為何人借法地,地借法天,天借法道,而道借法自然。
既然道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就沒有比道更高的東西了。”
既然道是最高的存在,無形有形的主宰,那“道”為何要向自然借法。
道經的這則文字,看似闡述“道”實則在否定借法之說。
道經雖說主旨是感悟天地大道,但無不強調人才是是大道之本,與道德經遵循自然規律,感悟無形之“道”相比是不同的感念。
白月認真閱讀兩卷道經,更對不同之處進行比較與思考。
隨著深入閱讀,白月感覺兩卷經文像無字天書,看看看著腦袋一片空明,什麼字也看不到了。
搖了搖頭,白月不在閱讀經文,旋即朝靈舟房間走去。
“娘剛想出去叫你,這些食物是娘叫的,娘嘗過了味道不錯。”
百月剛一進門,看見母親楊琴正在夾著肉塊,這些肉食都白月最喜歡吃的。
“發什麼呆啊!趕緊來吃,怎麼還要老孃餵你啊。”
見白月不動,楊琴打趣道。
母親楊琴的舉動,百月心中一暖,旋即來到楊琴身旁。
“母親大人,請你坐好,今天讓兒子喂母親大人。”
白月將楊琴扶到座位上,將桌上肉食夾碎,端到楊琴身前。
“母親大人,來,啊......”
白月舉動,楊琴失聲笑道:“你把老孃當小孩啊,讓老孃自己來。”
“是,老孃大人!”
白月朝楊琴敬禮,旋即坐到其身旁,狼吞虎嚥起開。
“小心點,別嗆著。”
看著跟餓死鬼一樣的白月,楊琴微微一笑。
“對了!娘有件事跟你說。”
白月看著母親楊琴,點了點頭。
“娘覺得秦恩露那姑娘不錯,而且你跟秦彬又是好朋友,改天孃親自上門給你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