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皇朝,正京城。
新帝登基後第二次大朝會,文武百官具列朝堂。
雖未至時辰,但百官都早早到來,哪怕公卿王侯都不敢遲慢,唯有兩人未到。
文武百官分列朝天殿兩旁,恭謹而立,低聲交流著。
新帝登基以來,只召開了兩次大朝會,而今便是第二次。
第一次則是新帝剛登基召開的,那次矛盾初現,三王、國師、大將軍、丞相等三公九卿分成多個陣營,支援新帝的寥寥。
新帝無法掌控朝堂,大權旁落,因此之後再未召開大朝會。
而今,反對新帝,想與新帝爭權奪位的都死了,新帝終於掌控了大乾。
支援乾帝的大加封賞,加官進爵,每個人都獲得巨大好處,保持中立的重臣未被清洗,也未獲得好處,總的來說落後了。
比如丞相一職,大乾皇朝原本只有一位,乃百官之長,名為風無忌,是一位天人大宗師,修為高深。
丞相風無忌在內戰爭權中沒有站在乾帝這一邊,保持中立,乾帝得勝後,雖沒有廢掉風無忌的丞相之位,但也做出了舉措。
女帝將丞相一分為二,分設左丞相、右丞相,以曹澤為左丞相,風無忌為右丞相。
曹澤若是有心權力,可以輕易將風無忌架空,讓風無忌掌握不了一絲權力。
一輛豪華馬車自曹府而出,駛入宮門,進入皇宮城。
到了地方後,曹澤走下馬車,向著朝天殿而去,一路上所有侍衛宮女盡皆俯首帖耳。
作為女帝的最大功臣,曹澤而今無盡榮耀加身,此次大朝會,他本可以加九錫,冕十旒,乘金車,駕六馬,用天子鑾儀,用天子鑾駕
但曹丞相低調,還是以前的衣服、以前的馬車。
他又不是亂臣賊子,用不著這些。
不過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些榮譽還是可以用用的。
比如現在,曹澤內著金絲軟甲,外穿五海鎮世鎧,腰佩一柄神劍,腳踏紫電羽光靴,大步向著朝天殿而去。
當曹澤踏入朝天殿,文武百官的目光頓時匯聚過來,敬畏、尊崇、忌憚.各種神色皆有。
右丞相風無忌看著劍履上殿、大搖大擺、囂張跋扈的左丞相、大將軍、神武王曹澤,嘴角泛起一抹苦澀,暗歎一聲。
他以前保持中立,便是察覺到蛛絲馬跡,認為先帝很可能是假死。
以先帝的脾性,迴歸後肯定還要做乾帝,所以風無忌不支援新帝,也不與楚轅、三王等人攪合,默默吃瓜。
但現在大將軍楚轅、三王、國師等人都死了,疑似先帝分身的冠軍候也死了,先帝也沒出現,這讓風無忌覺得他可能猜錯了。
一步錯步步錯。
曹澤從朝天殿文武百官的中間走過,所過之處文武百官盡皆俯首帖耳、低眉順眼,不敢有任何不敬。
當他來到最前方,剛剛站定,女帝便帶著青鸞從朝天殿側深處走出,她端坐在龍椅上,眉宇威嚴,青鸞站在一旁,冷若冰霜。
女帝目光掃過文武百官,最後落在最前方的曹澤身上,美眸深處閃過一抹喜色,開口說道:“來人,為神武王賜座。”
不一會,一個座椅被搬了進來,放在文武百官的最前方,曹澤說了聲‘謝陛下’,便安然坐下。
在他身後,文武百官中一些人微微皺眉,覺得曹澤過於驕橫了。
很快,大朝會開始了。
文武百官紛紛奏報上書,女帝一一批覆,享受到大權在握的感覺。
這時,司徒左宗到出列,沉聲說道:“陛下,西北邊疆告急,三大侯爺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