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坐穩了皇位,對於範質這種有才華的前任首相,如果能為所用的話,自然是皆大歡喜。
不過,範質量不同於一般的文臣,他可是嘗過獨斷專行滋味的前任首相。
李中易終究有些不太放心,所以,這才密令劉金山,讓他和範質私下裡接觸一下,聽一聽範質對於時局的看法。
如果,範質還是老一套的所謂“與民休息”的治國方略,那麼,李中易也就懶得再搭理他了。
畢竟,三條腿的蛤蟆難尋,想做官的人類,還少麼?
李中易也考慮過了,範質的重新出山,不可能留在京城裡。
不然的話,以範質的資歷和能力,劉金山怕是難以壓住他的。
宿州,地處淮南路,襟臨沿海、背依中原、北連古城徐州。
周朝時期始建蘄邑,隋唐年間,因京杭大運河通濟渠(汴河)段開通,置宿州,是楚漢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宿州靠近淮河和長江,作為典型的魚米之鄉,物產極為豐富。
然而,自從限田令和限利令被推廣過來之後,宿州的局勢漸漸的不穩了,尤其是虹縣。
“稟村正,您讓小人監視的本村謝大官人,今天突然離開了村子。唉,小人不敢離得太近,中途叫他溜得不見了人影。”
謝家村的村正李道南,原本是朝廷禁軍第五廂的隊正。因為,在作戰中傷了一條手臂,便被轉職來了謝家村,就任村正。
謝家村是附近百里範圍內,佔地面積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一個村。
據李道南的統計,謝家村一共有村民男丁兩百三十七人,耕地近萬畝。
當然了,這近萬畝的耕地之中,有一大半原本是謝大官人的田產。
謝大官人叫謝超武,祖上是軍漢出身,經過三代人的努力,在李中易登基之前,謝家擁有超過七千畝上好的水澆地。
可惜的是,李中易登基之後,頒佈的限田令,讓謝大官人損失慘重。
雖然,謝大官人也伏了軟,把田產分給了家中的子侄們。可是,據李道南所知,謝大官人只不過是口服心不服。
一旦時機成熟,謝大官人必定會聯絡歹人,起來鬧事。
所以,有鑑於此,李道南一直派人暗中盯著謝大官人的一舉一動。
果然,限利令頒佈之後,謝大官人就開始上竄下跳了,一會子去縣城,一會兒又去了州城。
最終,謝大官人勾搭上了距離謝家村三十里地的一夥山賊。
發現謝大官人勾結山賊,其實是個偶然。主要是,謝大官人狗膽包天,居然引著山賊的四頭目下山,住進了謝家大宅。
巧合的是,山賊的四頭目,讓鄉軍的一位戰士認了出來。
於是,李道南趕緊去找了亭正張許強。張許強以前是第四軍的都頭,轉職之後,就任八里亭的亭正。
說是亭正,其實是承擔著綜合管理職能的鄉長兼鄉派出所長,同時又是鄉民兵營長。
得知謝大官人勾搭上了山賊之後,張許強當即意識到,原本是內部的矛盾,驟然上升到了敵我矛盾的高度。
既然知道了謝大官人勾結山賊,亭正張許強二話不說,領著李道南就進了縣城。
縣裡巡檢使的態度,異常之明確,除惡務盡。不過,捉匪捉雙,拿賊拿贓,巡檢使讓張許強和李道南,暫時隱忍不發,等待有利的時機,再將謝大官人和山賊一網打盡。
如今,因為剿匪的經驗,告訴大家,不能打草驚蛇。
比如說,甲縣出現了山賊,一般情況下,不會動員甲縣的鄉軍。而是暗中集結乙縣的鄉軍,悄悄的進駐預訂集結地,等時機成熟了,再全體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