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笑了笑,抬眼望向湛藍的天空,什麼話都沒說。
折從阮當即明白過來,不由嘆息道:“我老了,故土難捨,總希望兒孫滿堂,和和美美。唉,是時候做個決斷了。此戰過後,我就把兩個渾小子都交給你來管,不聽話就狠狠的抽他們的大嘴巴子。”
李中易哪敢接下如此燙手的爛山芋啊,他正想找個藉口推掉,折從阮卻擺著手說:“就這麼定了,算是我這把老骨頭,求你了。”
“呃,好吧。”李中易被折從阮硬架到了火上烤,卻無法推卻,這就是地地道道的盛情難卻。
折從阮答應傾家蕩產來援李中易,卻始終沒有開口提出任何要求,以李中易知恩圖報的個性,這份厚誼他必須領情。
李中易就是那種,你越不開口要好處,他越惦記著給好處的傢伙。折從阮顯然是看準了他的脾性,對症下藥,一試就靈。
竹娘暗暗好笑,其實折從阮早就和折賽花商量好了,祖孫倆聯起手來,算計了李中易一把。
政治站隊需趁早,既然折從阮早就下定決心,要和李中易僅僅的綁在一起,那麼,家族的繼承人何不綁得更緊一些呢?
須知,愛烏及屋,絕對不僅僅是一句空洞的成語,類似的寓言,還有不看僧面看佛面,打狗還須看主人。
試想,李中易親手選定的折家繼承人,有可能不力挺到底麼?
李中易非常明白折從阮的想法,只是,他抱走了折家的黃花大閨女,又領了折從阮天大的人情,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主帥們在這裡磨牙鬥嘴,聊閒篇,宋雲祥管轄下的參議們,就像是勤勞的工蟻一樣,永不停歇的補充著前方傳遞回來的各類軍情,然後做成簡報,提交到李家軍的高階指揮官手上。
折從阮已經適應了李中易當放手掌櫃的作風,他撫著胲下白鬚,有趣的望著忙忙碌碌的參議軍官們,腦子裡忽然冒出一個念頭:名將,很可能會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李家軍的作戰計劃,經過大範圍的集思廣益之後,由參議司的軍官們,按照標準化的流程,一板一眼的進行所謂的圖上和沙盤作業。
旁觀者清,折從阮驚訝的發現,李家軍的軍用輿圖,幾乎都是從一個模子裡造出來的,而且中高階軍官,人手一份。
折從阮當過很多年家的大家長,他心裡很明白,如果不靠技術穩定的大規模印刷,軍用輿圖顯然不可能如此的雷同。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折從阮親耳聽李中易說過一句話:魔鬼永遠都藏在細節之中!
當時,折從阮並沒有特別的在意,只是當作笑話聽了。
現在,應景的時候,折從阮重新把這段話掰碎了,咀嚼過無數遍之後,猛然驚醒:以李家軍應對作戰的細緻和周到,只要指揮官的水平,處在眾將的中流,就已經很難再吃大敗仗了。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折從阮暗暗慶幸不已,想當初,花兒真心有眼光,寧願委屈她自己,也要嫁給李中易做平妻。
如今,折家人幾乎都圍在了李中易的身旁,兩個爭奪繼承人的小子,今後要跟著李中易學本事。折賽花即將生產,如是一舉得男,那麼,折家的地位必將更加的鞏固。
與此同時,竹娘深得李中易的喜愛,李中易不管走到哪裡,身邊總少不了竹孃的身影。
嗯哼,牢不可破的盟友關係吶,折從阮眯起兩眼,思緒再次飄到了折賽花那邊。不管將來是,母以子貴,還是子以母貴,折家都大有賺頭。
李中易向來不打無準備的仗,他領兵提前來到這處藏身之地,目的有兩個:一是養精蓄銳,準備晚上出擊;二是此地恰好在契丹人的伏兵和大營的側面不遠處。
折從阮近距離發現,李中易除了隨時瀏覽哨探報回來的軍情之外,很多時候,都揹著雙手,獨自站在軍用沙盤的前邊,不知道在琢磨什麼。
竹孃親手替折從阮續了茶後,捧著一隻裝滿炒菽(炒黃豆)的小木碗,輕手輕腳的走到李中易身旁,默默的守候在一旁。
李中易嗅到豆香,也沒回頭,直接探手過去,準確的從小木碗裡,抓了一把炒黃豆,一粒一粒的塞進嘴裡,細嚼慢嚥。
折從阮見了此情此景,不禁暗暗點頭,小處可以見大,看來,竹娘在李中易的身邊,已是不可或缺的女人。
韓信,林三虎元帥,皆是悲劇性的命運收場,熟讀歷史的李中易,每每念及他們的時候,都要長吁短嘆一番。
上帝,真心是公平的,給了韓信和林三虎超凡脫俗的軍事指揮天才,卻也讓他們倆短缺了政治上的天分。
吃炒黃豆的習慣,李中易自己也忘記了,是從何時開始的。不過,自從養成了這種習慣之後,每逢大戰之前,他都要在研究敵我形勢的時候,撮起幾把炒黃豆,一邊咽豆子,一邊細思作戰的方略。
折從阮不想做討人嫌的事情,他捧起茶盞,叫上一瘸一拐的李雲瀟,讓他領著在大營裡邊溜彎。
李中易站累了,就讓竹娘搬個馬紮過來,坐著繼續研究敵情。大約兩個時辰之後,竹娘伸出小手,撫在李中易的額前,柔聲說:“夫君,妾幫您揉揉按按?”
李中易很享受大戰之前難得的溫馨,將腦袋靠入竹娘高聳的胸前,愜意的說:“那就揉一揉,按一按吧。”
竹孃的俏面猛然紅了,李中易在床第間欺負她的時候,總喜歡說這種羞死人的痞話。
李中易微閉著雙眼,徹底將身子依靠在竹孃的身上,鼻內嗅著沁人心脾的幽香,太陽穴上享受著一雙玉手的輕揉,身心俱悅!
嗯,事業有成,妻妾成群,這才是老爺們過的滋潤日子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