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今的藩王宗室,都是長輩,雖然說想要插手朝堂政務絕無可能,但是,一旦家族出現了什麼危難,這道姻親關係,就是最後一道護身符。
更不要提,靖安伯府這次結親的是鎮南王府。
尤其是當老岷王的第二句話不知從何處流傳出來了之後,許多人私底下都議論紛紛,在猜測之後執掌宗人府的,到底會是襄王爺,還是鎮南王。
如果是鎮南王的話,那麼,一個近在京城,執掌宗務的親家,比尋常的藩王,自然更是有好處。
所以實際上,一句話來說,新晉的勳貴能跟宗室藩王結親,那是天大的好事,不僅能迅速的奠定自己的地位,更能留上一道牢不可破的底牌。
不過,可惜的是,宗藩娶親需要向朝廷請婚,而自從宣宗之後,宗藩結親的人家門第都不算高,多是低階文武大臣家的女兒。
類似這種真正的勳爵之家,想要和宗藩結親,實在是千難萬難。
靖安伯府,應該算是近十幾年來的頭一家了,想不惹人羨慕都不行……
相對而言,楊傑倒是平靜的多,道。
“走運是走運,但是各家有各家的緣法,只要但行好事,何必多問前程?好了,二哥,再耽擱下去,菜就要涼了,素日裡三哥和你最是親近,別讓他久等了。”
楊家世代從軍,到了楊洪這一輩,他的兩個弟弟盡皆戰死沙場,只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幼子。
所以,楊洪便將兩個侄兒收養,和他的兩個兒子一起養育。
楊家四個後輩,按年紀排序,兄弟相稱。
楊信是楊洪的二弟楊淋之子,在四人中年紀最大,今年剛滿三十,是大哥。
楊能是楊洪的三弟楊忠之子,今年剛二十七,排老二。
至於楊洪自己的兩個孩子,楊俊是庶出,但卻是長子,今年二十五歲,排老三,楊傑最小,剛剛二十一歲,排行老四。
或許是因為年齡相近,這四個後輩當中,就數楊能和楊俊的關係最好。
此次回京,他們二人本是受了提拔,但是誰知道,因為楊俊臨行前的一次胡鬧,不僅讓他自己鋃鐺入獄,就連楊能也受了牽連。
但即便如此,楊能被解了禁足之後,頭一件事,依然是要到獄中探望楊俊。
楊能點了點頭,也道:“天氣涼,小杰你不必送了,早些回房休息吧,二哥去去就回。”
說罷,他大步向前,一個飛身騰躍,便上了隨從牽來的高頭大馬。
楊傑站在門外,看著楊能一手提著食盒,一手勒緊韁繩,馬蹄高高揚起,踏著積雪賓士而去的身影,眼中閃過一絲豔羨之意。
站在寒風之中,楊傑遲遲未動,不知想到了什麼,到最後,他終是一聲長嘆,轉身便欲回府。
“二公子,老爺請您過去。”
剛進府門,老管家便到了他身前,低頭恭敬的開口道。
楊傑的腳步停下,口氣溫潤,問道:“父親可說了是什麼事?”
老管家答道:“沒有,但是,剛剛有人送信來,說是兵部的兩位侍郎大人,急匆匆的趕往了於少保的府邸。”
說著話,老管家往前緊走了兩步,聲音也低了下來,道。
“少爺,二姨娘也在老爺房中……”
“好,知道了,我馬上過去。”
楊傑淡淡的吩咐了一句,於是,老管家便輕手輕腳的退下了,畢恭畢敬,彷彿他面對的不是家裡的二公子,而是楊洪本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