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天子的默許,若再加上朱儀和英國公府這邊的暗中配合,腹背受敵之下,任禮再有本事,只怕也難逃一劫。
畢竟,這次整飭軍屯是大勢所趨,楊府願意出頭針對任禮,兵部必然會跟上,反正對於他們來說,拿誰來開刀都是一樣的。
而任禮這邊,若是正常情況下,自然是有一搏之力的。
但是,如果多了兩個不懷好意的盟友,可就說不準了。
尤其是,任禮作為一個新晉的勳臣,他的勢力大部分來自於英國公府的舊勢力的時候,這種風險,就更是會無限飆升。
至於之後……
就像楊傑說的,朱儀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只要在扳倒任禮的時候,做的足夠小心和不露痕跡,那麼,在任禮倒臺之後,急於穩固勢力的太上皇,必然要藉助兩座公府的力量。
而要這麼做的前提就是,要先幫成國公府復爵。
至於如何復爵,楊傑也說的很清楚了。
無非利益交換而已。
勳貴們吐出在軍屯當中喝掉的兵血,換得成國公府復爵,兵部達到了目的,也該適時收手。
這場大棋當中,天子在無傷朝局的情況下,整飭了軍屯,勳貴們雖然痛失了大筆的利益,但是換回了一座足以作為定海神針的公府。
到時候,成國公府拿回爵位,英國公府順利拿回主導權,憑兩府的威望和財力,補償和擺平有非議的勳貴,並非什麼難事。
至於太上皇這邊,失了一個任禮,卻“幫”成國公府拿回了爵位,必然能夠讓成國公府真正成為“死忠”。
而昌平侯府,在衝鋒陷陣之後,只要認錯態度足夠積極,無論是天子,還是兵部都不會追窮猛打。
畢竟,他們要的是整飭軍屯,不是搞掉昌平侯府。
大家都各有所得,所需要犧牲的,僅僅是一個任禮而已,何樂而不為呢?
眼見朱儀還在猶豫,楊傑眉頭微皺,上前一步,道。
“小公爺,局勢瞬息萬變,錯過了這次機遇,再想要等到復爵的機會,不知要到何年何月,這場大戲,楊某已布好了臺子,風險由楊家來擔,小公爺只需在背後拉著大幕,便可復父祖門楣,難道說,如此機會,小公爺還要裹足不前嗎?”
於是,朱儀終於反應了過來,看著面前過分年輕的臉,他不由開口道。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楊世子,你果真不負其名,為楊氏英傑也,若能為將,必是帥才!”
這番讚歎,真心實意。
朱儀忽然湧起一陣深深的惋惜之感。
眼前的這個少年人,一謀三斷,智勇雙全,既心思縝密到每一步都能提前預想到,又不缺放手一搏的魄力和勇氣。
如若他身子骨好一些,哪怕武藝不夠高強,放在軍中,也必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只可惜……
楊傑的臉色一黯,彷彿被刺痛了一樣,但是,也只是短短一瞬間,他就恢復了平靜,道。
“謝小公爺誇讚,敢問小公爺,可願一搏?”
朱儀剛剛話一出口,便覺不妥。
他固然是出自真心,但是,只怕也的確戳到了楊傑的痛處。
身為將門世家,長房嫡脈,他卻無法繼承父祖的英姿,在沙場上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