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面對著天子溫和的面容,他們也不好否認,於是,只得輪番點了點頭。
於是,天子的目光重新落到伊王的臉上,道。
“伊藩地處河南,洛陽府也是肥沃之地,歲產頗豐,但是,連年以來,各地災害頻頻,光是河南一地,這幾年下來,便有旱災,冰雹,蝗災等天災侵擾,地方百姓苦不堪言。”
“朕雖不曾親臨各地,但是從奏疏當中所聞,也覺得心痛之極,去歲京師地龍翻身,前些日子,邊境又有異動,再加上整飭軍屯中贖買各地田畝,國庫如今已近枯竭。”
“可偏是這種時候,欽天監來報,說是今歲乃多災之年,朕已下令命各地官員加緊儲備常平倉,但是一時之間,恐難備齊,眼瞧著轉過年來,有些地方陸續已有災情報上來,朕近來心中,著實輾轉反側,憂慮難眠。”
“不說別處,光是河南府,今歲整冬落雪甚少,若是接下來幾個月仍舊無雨,歉收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局面,此處乃是伊王叔祖的封地,想來比朕更加了解,不知伊王叔祖,可有良策?”
得,果然沒有那麼容易過關。
伊王心中嘆了口氣,那天災看的是老天爺,他能有什麼良策?
有了災情,賑災唄,還能咋辦。
朝廷怎麼賑災,想來,也輪不到他一個藩王來指手畫腳的,天子這番話的用意,其實很簡單,就是朝廷困難,天災連綿,你伊王不做點什麼嗎?
既然說自己迴歸封地,是要藩屏一方,那這百姓流離失所,衣食無著,你伊王就能袖手旁觀嗎?
“呃……”
伊王看著天子溫和的笑容,也知道自己如今能不能迴歸封地,就在天子的一念之間,因此,他思索了片刻,也只得道。
“陛下明鑑,地方若有災情,臣身為藩王,自然不能袖手旁觀,近年以來,伊王府還算小有積蓄,臣願捐出五千石糧食,充入常平倉中,以解地方燃眉之急。”
這話說出來,伊王自己心都不由得有些抽抽,這番整飭軍屯,伊王府本就損失慘重,于謙可是絲毫的情面都不講,他府中有一小半的田產,都被收歸了官府。
現如今,自己想要離個京,還要再被天子盤剝一遍,要知道,伊藩向來名聲不佳,所以自然不受朝廷待見,因此,伊藩的歲祿,只有區區兩千石而已。
當然,這僅僅只是朝廷每年給的歲祿,伊王名下自己的田產所獲,是不算在這個裡頭的。
但是,這一下子給出去五千石,也足夠讓伊王心疼的。
不過,想想自己這也算是破財免災,伊王倒也算是勉強能夠接受。
然而,他顯然低估了天子的胃口。
聽了伊王這話,朱祁鈺的臉色略微有些不好看,道。
“伊王叔祖這是說的什麼話,如今雖然國庫不豐,但是,朕又不是來向伊王叔祖討糧的,朕只是覺得,藩屏一方,自然有當盡之責,若封地百姓流離失所,也便失了太祖皇帝分封諸王之意了。”
是是是,您說的都對。
那伊王府的這些糧食,朝廷能不要嗎?
伊王心中一陣腹誹,但是,面上卻無比恭敬,道。
“陛下說的是,臣也只是想盡些微薄之力罷了,平日裡,臣行事荒唐,也難有為社稷出力的機會。”
“這些糧食,若是能讓百姓有口飯吃,那臣也算心中安穩,為之前的錯事彌補一二,還望陛下能夠給臣這個機會。”
話說到這,伊王自覺臺階也給了,面子也有了,天子應該順勢收下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天子仍舊搖了搖頭,緩聲開口道。
“叔祖還是誤會了,填滿常平倉,是地方官員之事,這些糧食是伊王府的歲祿,朕豈能拿走?”
“只不過,朕總想著,既是藩王封地,叔祖總是有牧民之責,所以,若有災情,王府也要參與進來,不能光指著朝廷賑災,叔祖覺得呢?”
 本章完